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一词和黑格尔以及马克思所说的"市民社会"含义完全不同,应该翻译为"公民社会".它介于私人生活领域(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社会)之间.他所提出的国家是一种广义的国家即政治社会和公民社会的结合体.这种广义的国家概念把文化公共领域作为国家行政控制的一个领域.按照这种国家观,文化领域仅仅具有意识形态的意义,而与理性共识无关.他对于国家和公民社会的这种理解适用于夺取政权和维护政权,而不适用于民主地管理国家.  相似文献   
2.
考茨基、哈贝马斯等人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命题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才是正确的;鲍德里亚则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不能被运用于前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的这个命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具有"充分的适用性",虽然也适用于前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在具体运用中要具体分析,而不能简单套用.否定它的普遍适用性是错误的,不加区分地用于一切社会形态也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3.
王晓升 《文教资料》2012,(6):168-169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新时期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本文以大学生实验创新培养过程的各环节为着眼点,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实验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分别从创新思维的培养、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规章制度的完善、激励机制的制定、实验室基础条件的保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三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往往按照主客体的框架来思考问题,它们用能动性和自主性来定义主体,而这样定义的主体首先应该是客体而不是主体。这是因为,这样的主体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被塑造起来。从主客体框架来思考哲学问题的研究思路是由启蒙运动以来近代哲学所确立起来的。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局限在这种近代哲学的框架中,使它无法有说服力地探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人的制约,无法深入社会历史的微观领域,从参与者的视角来探讨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东欧和苏联的剧变,资本和国家力量结合和扩展使全球格局发生了变化。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是不是帝国主义的新形式,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是不是意味着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希望了,是不是意味着自由主义的社会正义模式的彻底胜利,是不是意味着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将无法解决。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心。其中的许多理论问题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6.
7.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一些人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宏观结构;而另一些人则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从个人活动的微观维度来考察历史.实际上,马克思同时从这两个不同的维度来考察历史,并在不同程度上关注这两个维度的关系.因此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我们应该从个人活动的微观结构与社会的宏观结构相互作用的维度来考察历史发展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  相似文献   
8.
论高职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独具本专业特色,从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现状出发,具体提出了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详细阐述了高职计算机专业以中小企业为合作伙伴、以开发信息系统为切入点的工学结合的实现过程,给出了适合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经过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实证科学研究把各种不同的具体东西归入一定的概念体系中,以便通过概念体系把握事物的一般规律。这种做法舍弃了生活中那些大量的无法用概念表达的东西。而要真正地认识事物,我们就必须把握这种东西。为了把握这种东西我们不能满足于命名或者直觉,我们必须借助于概念,而当我们运用概念的时候,我们又必须超出概念,用改变来说明概念所无法表达的东西。哲学所研究的形而上学的东西就是这种超出概念的东西。由于这种东西超出了概念,无法直接用概念来交流,这就造成了哲学教学的困难。这就需要一种形而上学的经验。阿多诺通过对于无限东西的把握来说明这种形而上学经验的特点。在哲学教学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形而上学经验。我们可以通过概念分析、通过哲学家的思想的内在批判,通过描述和思辨相结合、哲学和实证科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信息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我国哲学界有人把信息论的某些观点和方法引入认识论。这深化了人们对认识的微观机制的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理论内容。然而,在人们把自然科学新成果引入认识论的过程中却出现这样一种倾向,认为反映论已经过时,应该以信息论、选择论、评价反映统一论等取代之。他们几乎都是把反映仅仅看作是对客观事物的模写、摄影。这种观点显然需要澄清。本文首先通过比较反映与信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说明信息论不能被用来取代反映论,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