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年级的中学生的推理能力具有不同特点。良好的思维环境是中学生正确思维和发现问题的桥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要创设有利于推理能力培养的思维环境。  相似文献   
2.
心理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阐述了心理教育的含义,分析了心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新世纪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有:人格发展不良,心理健康水平低,行为问题突出,学业成绩不良,生活状况差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亲子关系缺失,社会支持欠缺,监护人水平低,学校周边环境差等。应对策略有: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积极参加各种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教师培训;根据留守儿童教育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采取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4.
高校招生政策的公平是构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不均衡的招生配额制度、特殊政策、部分院校招生趋向于本地化、新建本科院校报到率不足等导致高等教育公平性缺失。要改革招生计划分配制度、增加考试的次数、恢复高考志愿的严肃性等,推动高等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原学籍管理规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存在着许多弊端,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应对教育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出台,从分析新、旧学籍管理规定入手,对新升本科院校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大专生自卑心理体现在学习过程、人际交往、要求进步和择业求职中.产生自卑的原因有个人能力、生理缺陷、家庭条件、自我评价、专业选择和社会评价等方面.学生应通过自我教育和学校教育克服自卑心理,全面提高自身的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7.
从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入手,分析如何科学构建公共课程平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确保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质量。实现其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引起全社会对高校教育质量的关注,保证高校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非智力因素即人格形象、气质修养、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广大教师要自觉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激励学生、感染学生、推动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新建院校教师要强化质量意识,要针对课程实际和学生特点,不断研究和改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