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茅盾先生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低形式。”学生作文必经模仿,但,模仿是手段,是基础,而不是终极目的。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是两宋词坛的佼佼者,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女中豪杰。她的词主要继承婉约派词家的发展道路,而兼豪放派之长,风格清新,形象鲜明,感情深挚,造语圆润,堪与五代词体大成者李煜相媲。李词可以南渡为界,前期词多写闺中生活,婉转生动,情趣盎然;后期词则溶注时代气息,沉哀落魄,意境凄怆。 李清照精工白描,锐意出新。她以独特的感受、新颖的想象和富赡的才情来刻画人物,往往寥寥数语,随意点染,便能形象毕出,体态丰腴。如《点绛唇》中“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只十二个字就逼真绝妙地描绘出一个美丽活泼的少女形象:那温情脉脉的秋波,那丹唇微启的笑靥,那倚门顾盼的倩影,都一一跃然纸上。又如《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亦仅十四个字,通过极度苦闷的  相似文献   
3.
所谓关键语句,主要是指文中那些能揭示题意、点明主旨、归纳要点、承转前后的语句。把握了关键语句,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所以,古人说:“观书贵要。”那么,怎样在阅读中准确而迅速地扫描到关键语句呢?文体不同,关键语句的表现特征也不大相同,因而找寻它的角度应该有所变化。一、记叙文记叙文可写人、叙事、状物。有时用抒情、议论引出叙述,以创设特定的情感氛围或点明题旨;有时在记叙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生发出议论、抒情,阐述人物、事物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因此,阅读记叙文,首先要注意那些议论句、抒情句。杨朔的《荔枝…  相似文献   
4.
引导学生自己去学,并且会学,这应该是教学更高的目标。学生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呢?张志公先生的观点是:多读,多悟。  相似文献   
5.
建安作家直接继承汉代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大力发展了乐府民歌的体裁形式和表现手法,创作出许多有血有泪、慷慨悲凉的优秀诗篇;以其丰富深广的社会内容、悲壮真挚的思想感情和刚健明快的艺术风格而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对后世学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感,是一种古老而年轻的修辞手法。说其古老,是因为它早在我国古典诗,尤其在唐宋诗词中,就已广泛运用;在西方,在亚理士多德的《心灵论》中也已提及①。说其年轻,是因为直到当代的修辞学研究中,它才被人们撩开面纱而备受青睐。一代宗师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七缀集》等作中,用古今中外大量的事例,对通感作了深入系统的阐析,“因此,我们可以说通感这一修辞格是钱钟书先生提出的(或创立的)。”  相似文献   
7.
1994年《中学语文》第9期刊登了李大刚同志的一篇短文——《古代正式的书籍起于何时》。该文认为“按照历史的沿革,正式的书籍应是在春秋末期出现的帛书,而不应是在两千多年前战国和秦汉时代出现的竹简和木牍。”愚以为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古代正式的书籍应该是竹简和木牍,而不是帛书。“帛书”为什么不应算是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游戏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珍重生命的人文情怀。2.激发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3.掌握科普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学习其写作思维方法。4.引导学生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加学习科普文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从现代汉语构词法的理论观点出发,较为详细地研究了外来词的六种常见形式-音译词,音译词,音译加意译词,意意兼译词,仿译词,借形词,并探讨了汉语中外来词的意义,特点与成因。  相似文献   
10.
建安作家直接继承汉代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大力发展了乐府民歌的体裁形式和表现手法,创作出许多有血有泪、慷慨悲凉的优秀诗篇;以其丰富深广的社会内容、悲壮真挚的思想感情和刚健明快的艺术风格而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