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中,增设了“发展等级”项,其中有“深刻透彻”这一要求,具体内容是:1.透过现象看本质;2.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3.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局。这里的“现象和本质”,是辩证法的概念;“问题产生的原因”应该包括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属于唯物论的范畴;而“预感”即事先认知,其实是一种推理,是认识论中的“理性认识”。所以,“深刻透彻”是一个层次较高的哲学标准,也是写作要求中的理想境界。中国古代不少优秀作品,就是以其蕴含哲理而活跃于人们口头之上的,如陆游的教子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有实践…  相似文献   
2.
“三段论”是议论文最常见的写作方法之一,绪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其中,本论部分无疑是文章的主体,而写好本论不外乎六个字:“摆事实、讲道理”,前者也叫例证法,它又是本论的主要构件,“事实胜于雄辩”讲的就是这个理儿,但啥样的例证才显得成功而不蹩脚呢?笔者认为,以下三字堪称这种写法的要诀。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诗、乐、舞不分,文、史、哲也不分,都称作“三位一体”。单就文与史而言,文是璀璨的珍珠,史是连缀的丝线,二者结合起来就是一件精美的饰品——项链在写作上,史是蕴藏着丰富写作素材的宝库,当你运笔行文才思枯竭的时候,不妨回顾一下所学的历史知识,或许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如,以话题“寻找”作文,我们可以这样来写:为了挽救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晚清王朝,洋务派寻找过出路,他们决心“师夷强技以自强”,还创建了自以为是“海上长城”的北洋水师;可甲午战争的炮火几乎全部摧毁了中国的近代文明,洋务派失败了。为了变法图强,维新党寻找过…  相似文献   
4.
普列汉诺夫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有影响的人物。如何评价他的历史作用,重温一下列宁对他的评价,对我们坚持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来评价历史人物是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5.
怎样达到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有文采”这一较高层次的写作要求?怎样避犯“枯燥乏味”之大忌,写出“妙趣横生”的一等美文?怎样打造文章亮点,使之产生令阅卷老师顿生好感而毫不吝惜分数的良好效果?用修辞!  相似文献   
6.
做人与作文,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前者决定后者,南宋词评家范开说过:“器大者声必宏,志高者得意必远”(《稼轩词序》),鲁迅也说过:“作家固然需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需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随感录·四十三》),都是强调了作者的思想、人格对写作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后者是前者的反  相似文献   
7.
科学无禁区,是说科学本身的发展本来不应有禁区,不是说在科学发展史上不曾遇到过禁区。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他们就曾利用我国几千年来封建和小生产的思想影响及其他空隙,为我国科学的发展设置了重重禁区,破坏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党所制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造成禁区的原因和性质多种多样,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凡禁区都是人为的,都阻碍科学的发展,要发展科学,必须冲破禁区。  相似文献   
8.
在交际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和语言环境的不同,人们常常采取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开门见山、直言不讳,或委婉曲折、平和动听。这些不同的方式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一、用直言,“竹筒倒豆子”直言是表里一致、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尤其在当今社会,生活讲节奏,办事要效率,更要摒弃繁文缛节、虚伪客套,力戒慢条斯理、吞吞吐吐,应该以互相尊重为前提,真诚明快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直言表意,古文献中随处可见。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  相似文献   
9.
王桂民 《新疆教育》2013,(15):234-234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教育的结果往往是高分低能,人才的培养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从僵化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