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 民营科技型企业是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它历经坎坷,依靠自身的生机和活力,成长壮大,已成为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现在泰安市有260家民营科技型企业,有2070名中高级科技人员从事民营科技事业,注册资金  相似文献   
2.
教学评价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语文课堂中更是意义重大。中职生的性格特点、学习心理、学习现状都具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应遵循情感性、发展性和多样性的原则,以此来激发中职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满足中职生的心理诉求和情感需要,推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高考作文尤其强调文体意识,切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写到哪"。一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情景理交融的记叙文很容易打动阅卷教师的心。那么,如何在考场作文中写出一篇规范、有文采、能够获得高分的记叙文呢?笔者以为,紧扣"人、事、情、理"四个层面,就能紧紧握住记叙文写作的"缰绳",就可以走出记叙文写作"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从而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天地。一、写"人":写出独特的"这一个"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叙事,在写作时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使人物  相似文献   
4.
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设计合理、精巧的提问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和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笔者拟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从课堂提问的技巧和设计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的紧密联系是其区别于其他教育门类的特点,职业教育要培养"适销对路"的合格人才,必须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相匹配,而要实现这种匹配,笔者以为必须实现三个对接: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就以耗时低效、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为人所诟病。笔者选取苏州地区中职类学校部分在校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建议与策略,为中职语文教师科学、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与此同时,教师更应当重视体育教学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化作用,故而需要教师综合分析学生当前的体育学习状态,了解学生本身还有哪些思想道德品质亟待提升。为此,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指导学生通过参与体育为主导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而有效落实体育活动立德树人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轰轰烈烈的课改浪潮下,中职语文教师应贴近学生的特点,大胆改革,勇于实践,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汲取知识、放飞思维、发展能力的理想乐园。从教师、学生及师生互动三个层面,着力把握亲和度、整合度、参与度、实践度、自由度、敏感度等"六度",方可构建中职语文"三层六度"的理想课堂。  相似文献   
9.
王正春 《内江科技》2011,32(5):183+187-183,187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需要、兴趣和能力,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所用教材为语料,从确立大语文观、挖掘课文意蕴、因"专"施教三个维度来探究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其理解数学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均能取得进步。因此,只有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坚持实践探索中学数学自悟导学法,才能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效提高数学课堂导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