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部分小学的作文教学仍存在着盲目随意性,其主要表现是:①不分阶段,序列不明.如低年级的说写训练是小学生写作文的基础,但仍有一些教师认为是中高年级的事,因而忽视了作文的起步.再如中年级的作文教学训练重点是让学生写“段”,但许多教师过多地要求学生写整篇的文章,结果出现了学生适应不了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教学机智,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育情境,能迅速、敏捷、正确地作出判断,恰到好处地妥善处理,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的教学境界。实质上,它是教师的一种特殊的智力定向能力,是教师建立在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和教学实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两首古诗词出现“疑”字。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许多老师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把这两首古诗的“疑”,解释为“怀疑”,教学参考书也持这种观点。笔者认为这种解释欠妥。道理很简单:诗人先肯定了某种事物,就不应再怀疑它是别的事物。如①②两例,既然上句说明遥看瀑布,飞流直下,为什么还要怀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内在节奏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内在节奏是诗人倾注在诗作中的主观情感情绪,是诗人情感情绪起伏变化的表现。同时,诗的外在音乐形式受到诗歌的内在节奏的影响,有音乐外在形式而无内在节奏的诗,将无审美价值。但诗歌的外在音乐形式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素;它可以给诗歌的内容以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既使”误用为“即使”的现象比较普遍,小学作文和报刊杂志上都有这种误用现象。这里仅举两例: 1.具有良好教学机智的教师,在课堂上总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既使他们遇到了令人恼火的突发事件,也能够保持冷静,作出妥善的处理。(《语文教学研究》1994年第6期23页) 2.既使我们有较深的文化专业知识,也未必能教好书。(《进修  相似文献   
6.
用过Windows录音机的同学都知道,Windows录音机只能提供录制60秒的时间,让人不能尽兴.其实,通过UC就能让你过足录音瘾,其内置的邮件功能中有一个录音插件,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录制想要的声音,且录制的时间没有限制,妙不可言.下面就教你如何在UC下进行录音.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从赏析的角度,结合诗人的生平、作品及历代评论界的一些观点,从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文学鉴赏的有关规律入手,对李商隐的无题诗作了较系统的论述。首先论述了历代评论家对无题诗的有关看法及应把李商隐的无题诗看作爱情诗的原因。然后,论述了无题诗积极的美学意义和社会意义。最后,结合其具体作品论述了无题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江苏丰县教师进修学校王治业一、什么是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是指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运用眼神、表情、手势等身体部位的变化,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非语言形式,是教师必须具备的除口头语和书面语之外的一种特殊语言。它是教师...  相似文献   
9.
多音同义词,是指汉语中一个词有两种读音而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这类词在表情达意时由于意义相同而又读音有异,很容易误读。其实,多音同义词的读音是有“章”可依的,它们往往根据其不同的语言环境和句法功能来表示不同的读音。下面试举几例: 薄,读“bó”,又读“báo”,都有物体不厚的意思。这个词的读音应根据其不同的构词方式和句法功能而定。①当“薄”构成联合式合成词或在成语中出现时,应读“bó”,如“薄弱”、“浅薄”、“淡薄”、“日薄西山”等。②当“薄”构成偏正式或主谓式合成词时,应读“báo”,如“很薄”、“不薄”、“薄纸”等。③当“薄”和其它语素组成合成词在句子中充当定语时,“薄”的  相似文献   
10.
听课笔记二则江苏/王治业一、切忌“扬短避长”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未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有些教师往往会脸如寒霜,以“真笨”、“瞎胡扯”、“你是来闹着玩的”之类的词语来奚落他们。这种过多地指责学生的“短”,而较少地表扬学生的“长”的做法,明显违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