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炳栋 《中国德育》2012,(16):70-71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频繁找各种病由请假回家的现象比较普遍。作为班主任,一定要考虑学生是不是遇到了“校园软暴力”。如果只是简单地认为学生是体弱多病,或者厌学逃学,那就有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王炳栋 《中国德育》2013,(12):35-37
六月,我校又一批莘莘学子即将毕业。他们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怀着老师们的殷切期望和同学们的真诚祝福,怀着对母校的不舍与眷恋走向相互告别的那一刻。毕业生们既有分离带来的伤感,又有继续前行时的兴奋和渴望。回首三年来美好而艰辛的求学生活,每个毕业生都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留下最真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笔者作为胶州市班主任高级研修班的学员观摩了一节以“惜时”为主题的班会,感觉形式新颖、内涵丰富,展现了班会活动的多样性和实效性,让我对主题班会的改革与创新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王平的母亲打来电话询问孩子的近况,我如实反映了孩子的一些问题,没想到她大为惊讶,在电话那头竟然轻轻抽泣起来。原来.王平小学时是一位积极上进、刻苦认真的学生,一至六年级一直都是班长,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是父母心中的“乖乖仔”。升入初中后.他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上表现消极,课后行为有偏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