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0世纪以来,杨万里研究基本是以单篇学术论文、年谱、文学史、文学批评史、诗文选注和资料汇编等方式出现。前80年一直颇为冷清,新中国成立初期编写的文学史教材对杨万里评价不高。20世纪80年代以后,杨万里研究成为学界热点,重点相对集中在其诗歌创作和诗文理论两个方面,并在宋诗乃至中国诗歌发展的大背景下,给杨万里一个确切的历史定位———在南宋中期的诗坛上,陆游和杨万里分别占据着思想和诗史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2.
吴梅村祧继云间诗派主张,力主"盛唐元音",后期诗歌则"渐涉宋人藩篱".这种转变并非直接受钱谦益影响,而主要是源于他对明"前后七子"复古得失的认识,同时又受到了明清易代的沧桑巨变的影响,反映着明清之际文学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总趋向.正是这种趋向,为清诗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相似文献   
3.
南宋诗坛,向来有“四大家”之称,但具体所指却说法不一。较早地作出这种排比的是杨万里,其《千岩摘稿序》说:“余尝论近世之诗人,若范石湖之清新,尤梁溪之平淡,陆放翁之敷腴,萧千岩之工致,皆余之所畏者。”此外,在《进退格寄张功父姜尧章》等诗中,他也不只一次地说过“尤萧范陆四诗翁”这类话。尤袤则将自己排除在“四家”之外,他曾对姜夔说过:“近世人士喜宗江西,温润有如范致能者乎?痛快有如杨廷秀者乎?高古如萧东夫,俊逸如陆务观,是皆自出机轴,亶有可观者。又奚以江西为?”①陆游没作过这种排比,但以为自己逊于杨万里。其《谢王子林判院惠诗编》说:“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他们间意见之相左,无疑地体现着诗人们的自谦精神,但按南宋诗坛较普遍的看法,五人中  相似文献   
4.
关于杨万里诗歌域外刻本的材料,在国内属首次披露。日本文化五年刻本《杨诚斋诗钞》,是据清吴孟举等《宋诗钞初集》翻刻,但分类重新编排。书中所系日本学者诸序跋,尤为推重诚斋诗之独创性与真实自然,以为对革除日本诗坛的模拟剽窃习气尤有借鉴意义。此次江西发现的该书藏本中还系有“玉华斋”主批语多条,评点亦颇具眼力,可作为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学史上,元代诗文处于一个低落阶段。从蒙古王朝灭金,到元一统,诗文发展不绝如缕,但较为繁荣的局面则出现在元中叶以后,这种复兴是以理学北移为先导的。  相似文献   
6.
从本世纪50年代后期起,杨万里研究中引入了两个新的尺度:一是对民族灾难的认识,一是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论者以为,杨万里对这二者都“缺乏深厚感情”,他的诗,“思想性是不高的”。这种认识,基本上为建国后的杨万里研究定下了基调。所以,多年来,对杨万里的评价,一直被限制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  相似文献   
7.
四库馆臣在将《诚斋集》收入四库全书时,对原本不清或有歧义的辞语作了不少修改,其中多有错讹.对宋刻本已存在的错误,有的也未能辨析.本文胪列其中一些主要错处,并略加考辨,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9.
传统儒学与古代散文的历史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轴心的是孔子开创的儒学,它所产生的一整套文化价值观念,成为左右文学发展的主要杠杆.在传统儒学影响下,古代散文在其整个历史流程中,封闭性的理论结构和开放型的创作心态始终显示出尖锐的矛盾,同时也为古代散文的发展标示了一条明显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将林纾的学活动置之于中国古代学向现代学转型的背景下来进行考察,可以看出,林纾其实是住充满矛盾与惶惑的作家。在晚清的学改良运动中,他是积极的改良主义。当更为激进的新化运动出现时,他又充满恋旧情结,曩终站到了运动的对立面。他的这种矛盾与惶惑,代表着社会巨变和学转型时期这一类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