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就《关于沂南北寨画像石墓年代与墓主的再讨论》一文中对"西晋说"的质疑作了回答,对认定诸葛珪为墓主的根据予以否定,进一步阐述了墓主为诸葛绪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沂蒙文化是以《尚书·禹贡》“淮、沂其义,蒙、羽其艺”而命名的区域文化,她是海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古、上古传说时期的太昊、少昊、大禹、皋陶、伯益是沂蒙文化在这一断限内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以“统一场论”(把古代文献与考古资料结合起来,作综合考察排比,以求得较正确的答案)的研究方法,由《左传》记郯子关于少氏“以鸟名官”的谈话,探讨龙凤形象的文化内涵及东夷文化的流变.太氏所在的东方(东夷)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而龙的形象的产生,是东方人对人类起源的解释.龙的形象是古人对雷电现象所作的观察,但闪电(长条形张牙舞爪状)不是生物,作为一种图腾,鳄鱼则是其具体生动的代表,故龙的形象是用互渗律虚构的产物。后来龙成了帝王和封建皇权的象征。凤鸟,或曰凤凰,也是现实中没有的,凤凰的原型是野鸡.凤鸟作为一种吉祥物,至迟在春秋时期已经固定下来.龙与凤二者连在一起,由帝王渐进民间,却成为美好婚姻的象征.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东夷文化是中国当时最发达的文化,它影响和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发展。东夷文化在商代是自愿融入文明洪流的,在周代却是被迫的.当申原文化在吸收了东夷文化的营养而崛起之后,东夷文化的领先地位也就丧失了。  相似文献   
4.
王羲之生卒年长期异说纷呈,权威性的工具书除《辞源》定为"303—361"外,《辞海》列为三说:"321—379,一作303—361,又作307—365";另有"303—379"说亦有一定影响。这种现象,固然是因《晋书》本传所载不够十分明确,但对记载明确的几种资料之真伪及其价值的认识不同,是最主要的原因。陶弘景《真诰·阐幽微注》、张怀瓘《书断》已言其升平五年去世,年五十九岁,即"303—361"说所本;但清人钱大昕《疑年录》凭羊欣《笔阵图》"三十三书《兰亭序》"一语则得出了  相似文献   
5.
《巾帼藩王》是一部严肃的历史小说,因此它具备历史小说的特质。孔四贞与于虎形象的塑造,即很有代表性。孔四贞是小说的主人公,历史上实有其人,但有关她的材料既少且散。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搜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了认真、全面的爬梳整理。与其说这是为小说创作搜集素材,毋宁说是学术研究。唯其如此,才能写出真正的历史小说。我们把《巾帼藩王》中孔四贞的活动与有关史料对勘一下就会发现,她一生  相似文献   
6.
《三国志·诸葛亮传》称:“亮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其中“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一语,含义并不复杂,但从古到今,看法颇不一致:有的认为诸葛可比管、乐;有的认为比管、乐高得多,是伊、吕之俦或萧、曹之匹;也有的认为自比管、乐是错的,“其所学未免乎驳杂”;独胡寅《诸葛孔明传》论道:“自为幼童,已欲兴微继绝,拨乱世  相似文献   
7.
就《关于沂现北塞画像石墓年代与墓主的再讨论》一文中对“西晋说”的质疑作了回答,对认定诸葛圭为墓主的根据予以否定,进一步阐述了墓主为诸葛绪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魏王城曹嵩家诸葛城得名说王瑞功诸葛亮故乡琅琊阳都,何以又称魏王城?那里怎么会冒出来一座曹嵩冢?临沂诸葛城与诸葛亮家族有无渊源?它些问题,学界尚无认同之见。笔者试图作些解释,但证据甚之,多为推论之词,聊为深入研究者抛砖而已.(一)魏王城系“背向城”之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