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文幻想小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新时期以后,柯云路、梁晓声、阎连科、格非又创作了《孤岛》(1986)、《浮城》(1991)、《受活》(2003)、《人面桃花》(2004)、《山河入梦》(2007)、《春尽江南》(2011)六部人文幻想小说。这些文本中的性别叙事有着潜在的联系,即男性角色由救世主、政治狂人、革命家向普通公务员转化,“男性神话”不断被解构;而女性角色则逆向发展,呈现由附庸品、配角到拯救者的趋向。  相似文献   
2.
“百花文学”出现了一些描写离婚叙事的“突破题材禁区”的作品:孙谦的《奇异的离婚故事》、丰村的《一个离婚案件》、秦兆阳的《归来》、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布文的《离婚》,但由于“百花文学”是处于“十七年文学”特殊时期,是“国家体制文学”“共和国文学”,是呈现“一体化”趋势的,因此这些作品必然会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通过文本分析并从婚姻的缔造与维持、知识分子与共产党员的对立关系、未离成的离婚叙事来探讨离婚叙事中的政治化以及将“儿女情、家务事”通过政治因素的干预,提升为“宏大叙事”的文本。  相似文献   
3.
文坛作家曾以"典妻"为题材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包括许杰的《赌徒吉顺》、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罗淑的《生人妻》、路翎的《卸煤台下》、牛正寰的《风雪茫茫》、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这六部作品在性别叙事上有着某种潜在的联系,即男性的中心地位不断被解构,而女性则逆向发展,她们由"物"逐渐向"人"、"神"转换。作者正是通过女性角色的变化,在小题材叙事中涉及了妇女觉醒的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民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是被书写、被表现的对象。抗日战争爆发后,解放区文艺工作者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平凡的抗战英雄、妇女婚恋自主意识的提高、租佃之间权力的置换三个方面塑造了具有革命意识、自主意识和反抗意识的农村新人,以承担对群众的"动员"以及某种意识形态的灌输,从而对群众进行教育、启蒙和政治指导。  相似文献   
5.
周策纵以自身所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在丰富史料的基础上,对"五四运动"的叙述采取了一种公正的立场,在阐释中注重"五四运动"的思想革新方面,重视知识分子的领导作用,以达到"临文不讳、秉笔直书"的史学标准。但是这种立场又带有明显的对于意识形态规避的倾向,其中就包括缩减政治因素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