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古代楚文化为根基,以丰富的民间传说、社会风俗为土壤,以两次思想大启蒙为推动力,20世纪湖南乡土文学获得了巨大丰收。此个案又一次证明:一种文化要发展,就必须及时地吸取异质文化作养料,发酵成新的推动力,否则就会被长期尘封在历史的深层,错失发展良机。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新写实”文学是新时期社会转型文化转型条件下现实主义的变体 ,正是因为它抛弃了支配文坛数十年的伪现实主义法则 ,从根本上真正恢复、并坚持了现实主义的精神 ,所以才获得了在当代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 ,获得了继续发展、完善的坚实基础。“新写实”之所以“新” ,是因为其在具体叙事上 ,表现出了冷峻、客观、不介入的“零度风格” ,论及这一点时 ,本文主要参考了罗兰·巴尔特的“零度写作”概念及有关论述  相似文献   
3.
论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师范院校的大学生担负着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使命 ,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后备军。教育部1998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肯定了近几年来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尝试 ,表明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必须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加强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也是振兴民族优秀文化的迫切需要。一、高等师范教育的现状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崇尚“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教育的地位在不断提升 ,…  相似文献   
4.
5.
经济法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优先考虑对象作为法律的核心精神,构成了经济法有别于民法或者其他的部门法的一种特质。经济法专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自然也应该有自己的制度安排和内涵,否则,一切所谓的社会公共利益只能是一种空谈。本文阐述了经济法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意义并且分析了经济法中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机制,以期为更好的实现经济法中社会公众利益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存在与发展策略表现为多栖性特征,这构成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动力之源,使它能够在20世纪后期的文化研究和文学理论中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多栖性主要表现为理论学派主要人物身份的双栖性、学派主张的复杂性、理论实践的普遍适应性。后殖民主义理论是21世纪最富有活力的文化与文学理论之一,其地位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7.
王红坤 《天津教育》2013,(13):85-86
人足教育的温度和尺度,教育的核心在于人,以人为本的教育是美丽的。为此,我们坚持在工作中以学生为本,秉承“共沐文化阳光,体验美好生活,打好人生底色”的办学理念,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使教师和学生共同接受优秀文化的滋养,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美好的学习生活与童年生活,为学生实现美丽的人生打好精神的底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