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秦汉儒学与君主的博弈--秦汉之际的独尊儒术与君主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非的法学理论使得在先秦儒家那里只具有相对意义的天子与陪臣的关系走向绝对.秦用韩法成为君主专制的先例。叔孙通、董仲舒倡导的独尊儒术使得儒学与君主专制实现了“完美组合”.二者结成了相互牵制、互为所用的关系。此后,儒学便有了与君主专制同生息、共存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对“历史文本”的重新阐释、对“边缘史料”的再度疏解,使得学术界——特别是思想史界、哲学界、历史学界,出现了有别于以往的治学方式,并进而导致“致思路径”的新取向。葛兆光的思想史研究和福柯的哲学研究可算是这一变化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3.
《礼记》称情立文的方法原则根据人的自然情感来阐释礼义、规约人情,其应然性“内在义务感”随“礼”的弥散性融入意识形态叙事的文化象征系统.同时,《礼记》通过类比与关联、重复与移情的直观理性形成了“合礼即合理”的话语逻辑与伦理先于知识并高于知识的价值原则,以意义延宕进行着“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礼记》中儒家内外絮矩的困境在于它通过称情立文和直观理性所建构的“圣王”形象不过是一个虚幻的叙事符号和缺位的崇高原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