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艺术作品是创作主体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或产品,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任何艺术作品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可以从结构上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层、艺术形象层和艺术意蕴层。它们各具独立性又互为一体,共同构成一部完美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2.
艺术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即审美的意识形态。这种活动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王耀卿  闫雪清 《文教资料》2008,(33):137-138
艺术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它在净化人的心灵、增强道德素养、提升精神境界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无可比拟的.艺术以寓教于乐的独特形式和艺术魅力,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思想情感,给人以鼓舞、启迪和教益.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艺术虽属两种不同的人类社会文化现象,但二者之间的联系却极为密切。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二者相互渗透、融合,催生各种艺术的繁衍、嬗变与分化,推动着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而在各种类型的教育中 ,美育以其鲜明的独特性 ,成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美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 ,以促进人格的完善与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可见审美教育是以人为中心 ,以美善的结合为基础的一种特殊教育方式。早在先秦时期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主张“兴于《诗》 ,立于礼、成于乐” ,并以“礼乐相济”的美学思想 ,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理论基础。在孔子的眼中 ,礼作为一种道德行为的规范 ,是直接维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