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卫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抗战时期,贵州针对疾疫频发制约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严重问题,采取了诸如加强卫生行政管理,实施包括预防、控制、治疗、城市环境改良等在内的各项具体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而促进了贵州城市公共卫生事业与现代市政的发展。当然,抗战时期贵州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暂时性、不平衡性等局限,其基础依然薄弱。  相似文献   
2.
日本帝国主义在武力侵华时期,为削弱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采取了毒化中国的政策。作为日帝早期殖民地——东北被毒化的程度远较中国其他地区深重,本文着重论述了日帝在东北的鸦片专卖制度的由来、实施手段和影响,从而进一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阴谋。  相似文献   
3.
就移民与自然资源而言,前者是主体,后者为客体,两者必须和谐发展。但在有清一代,大量移民涌入鄂西北地区,采取掠夺性的开发方式,使当地自然环境急剧恶化,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当地社会发展。最终在晚清时期变为了移民移出区。  相似文献   
4.
近代湖北城市灾害频繁,类型多样,对城市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其成灾因素因灾害自身具有的主客体特征以及城市承灾能力的差异,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下耦合在一起,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湖北是一个水灾多发的省份,城市发展深受其害。以湖北城市水灾为研究对象,透过历史材料,对近代湖北城市水灾的基本特征、发生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揭示近代湖北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只有将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有机的结合,走生态治理、综合治理之路,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发展,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水灾问题的观点。这对当代城市水灾问题的进一步解决提供一定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学术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中,闻一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但几十年来人们(读者)对这位集诗人、学者、战士于一身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的感知与接受,仅限于诗人和战士二者,这主要借凭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就闻一多有限的诗作和那篇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的学习与传播。在大多数青少年心目中,闻一多更多的是以一位勇敢的爱国学者形象贮存于脑海中。但学者的学问、学术贡献、学术地位乃至学术经历不得详知,这其中的原因在于:(1)长期以来,名符其实的《闻一多全集》迟迟不能面世;(2)有限的闻一多传…  相似文献   
7.
鄂西北地处于淮盐边缘地带,与川盐产区、潞盐等引地为邻,出现了严重的私盐问题,特别在清代。私盐为了在鄂西北销售开辟了众多的走私孔道,同时表现出自己的特征,并给当地的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政府虽然花了很大气力,却无法解决,其原因是不了解经济规律。这也为解决现在的私盐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清代,随着大量移民人口移居鄂西北山区,他们不仅垦殖了各类土地资源,还因地制宜地发展了土特产产业,为当地的商业发展提供了物资来源,从而促进了鄂西北的地区商业及与外地的长途贸易的发展,最终刺激了本地商业市镇的兴盛。有力地推动了鄂西北山区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在清代.大量移民涌入鄂西北山区.他们不仅开垦了大量的荒地.还垦殖了宝贵的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和社会的发展,移民们在其生产、生活的地区兴修了大量的各类水利设施。  相似文献   
10.
在清代,随着大量移民人口移居鄂西北山区,他们不仅垦殖了各类土地资源,还因地制宜地发展了农林特产业,为当地的商业发展提供了物资来源,从而加强了封闭的鄂西北山区与外界的商贸联系,促进了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鄂西北山区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