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依据教育质量监测要素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进行比较,三国学前教育质量监测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以改进和提升作为主要目标的监测目的;面向各种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实施监测;强调监测与儿童生活和学习有密切联系的过程性指标;依托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强调评估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公开发布监测结果,根据监测结果实施奖励或问责。借鉴三国经验,我国应将改进和提升教育质量作为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主要目标;将所有学前教育机构纳入到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之中;建立国家层面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测标准,强化过程性质量的评价;重视教育评估人员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2.
自2010年转岗政策出台以来,幼儿园转岗教师已经成为我国教师发展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者对转岗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面临的的角色转换、职业认同感、工作制度和培训效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优化转岗机制、加强转岗培训、改善转岗环境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等促进转岗幼儿教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语言质朴,取材通俗,内容含蓄丰富,平易轻松的辞藻间表达着诗人内在的坚韧性与深邃的思想光芒。该文以读弗罗斯特的几首诗歌——《白桦林》、《冰与火》、《雪夜林边小驻》、《一条未选择的路》,解读诗人的困惑、矛盾、而又执著追求的人生及弗罗斯特的人生哲学的悖论性。诗人对世界“争吵”但又“爱”着,矛盾的统一,让人感受了诗人矛盾幽深的内心风景。在平淡的辞藻间吟唱着逆境中的人生。了解他的矛盾哲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处世和生活。  相似文献   
4.
王艺芳 《中国科技信息》2007,(14):236-236,238
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和重要基础。学习兴趣对外语学习者来讲,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选取N市一名幼儿园转岗教师进行个案研究,结果发现其转岗历程可以分为转岗前"乐在其中"、转岗时"忐忑不安"、转岗后"无奈接受"等三个阶段。个案之所以后悔选择转岗,既有转岗愿景落空、职业认同度低等直接原因,也有政策预设简单化、文件解读片面化、转岗培训低效化、职业泛道德化等政策层面的原因,更有管理体制机械化、评价体系外在单一化、信任机制模糊化等体制层面的原因。为改变这一不理想的现状,既需要转岗教师个人在客观全面认识转岗意义的基础上,在自我反思中重塑自我认同,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也需要政府做好充分科学的运行准备,开设职业社会化的转岗培训,同时还应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健全评价激励体系,构建公正严明的信任机制,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提高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