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9篇
科学研究   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分析框架(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实上,语文学科的“思想性”、“人文性”,不只局限于课文内容,除了通过课文所进行的教育,除了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听说读写所进行的教育,除了在课内课外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所进行的教育,除了学校、课堂环境的“隐性课程”所体现的教育,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也就是被指涉为“工具性”的东西,实际上也实施着“思想”、“人文”、“道德”的教育。换句话说,人们所讲的“思想性”、“人文性”,从途径上来说,有好几种情况,只考虑从教学大纲编制到教材编写的这一段,至少也有三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通过课文内容,或者扩大一点,用语文…  相似文献   
2.
J.R.Hayes & L.S.Flower(1980 )对完整的写作过程鉴别出三个独特的阶段 :首先是计划 (也称构思 )阶段 ,作者从他长时记忆中搜寻有关资料 ,建立起文章的构架 ,订立文章的主题 ,以配合该次文章的要求。其次是转译(也称表达 )阶段 ,作者要选择适当的语言文字 ,把存在其记忆中的意念表达出来。最后是修改 (也称复看与修改 )阶段 ,作者要反复阅读已写好的初稿并做出合理的修改 ,使主题表达更清晰、写作技巧更完善。完整的写作教学包括写作前的过程指导、写作中的过程指导和写作后的过程指导。相应地 ,学生的写作活动也包括选择题材、扩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们用符号a≡b(modp)表示a-b为p的倍数,例如:10≡3(mod7),1000≡-1(mod7),我们首先证明以下的结果:10~0,10~1,10~2,103,…,被p除后,其余数的绝对值一定是周期性变化。设10~0,10~1,10~2,10~3,…被p除的余数为:r_0,r_1,r_2,r_3,…,那么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两岸三地对语文课程目标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先代祖国大陆、香港特区、台湾地区21世纪来临之际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背景概况;接着以初中为主,介绍两岸三地最新的语课程标准中对语课程目标的定位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6.
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语文教学大纲为语文课程标准 ,预示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时代转型 ,表现为三大前景 :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选择将逐渐成为现实 ,语文教材将可能呈现“多样化”的格局 ,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将率先迈步。为尽快接近这样的前景 ,当前最迫切的工作 ,应将改革的突破口由对资源材料和教学法的依赖 ,转到对语文课程内容研制的注重  相似文献   
7.
郭初阳老师执教的《愚公移山》,是一堂很富于冲击力的课。这不仅仅指课堂教学的现场效果,对语课程与教学来说,《愚公移山》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理论问题,需要我们去正面直对。对这堂课,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议:关于本解读;关于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8.
2000年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以下简称《大纲》) ,所倡导的阅读取向 ,回归到对“鉴赏者”的守护[1] ,其标志 ,就是偏重“学习欣赏文学作品 ,感受作品中的形象 ,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强调“整体感知”。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 ,总的精神是“让学生自己去‘读’” ,体现为对“诵读”和“积累”的“注重” ,实质是维护读者 (学生 )在阅读中的“倾听”权。2001年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 ,承继了2000年过渡性的教学大纲所倡导的阅读取…  相似文献   
9.
10.
我是主张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的。语文教学内容,也就是对“教什么”的回答。“教什么”,就一堂具体的课来说,可分出三个层面,相应地转化为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教师在这堂课里想教什么?第二,教师在这堂课里实际在教什么,教了什么?第三,学生在这堂课里实际在学什么,学了什么?要全面地探讨这三个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更阔大的背景,在目前的条件下,我建议语文教师重点关注两个关联:第一,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的关联;第二,教了什么与学生实际学了什么的关联。根据我的观察和分析,语文教师在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之间,普遍地存在着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