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1986年至1994年5月,我院外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28例,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8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穿孔70例,男66例,女4例,年龄14~56岁,十二指肠球部前壁,距幽门1cm处穿孔68例,降部外侧壁穿孔2例。胃溃疡穿孔58例,男53例,女5例,年龄28~69岁,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13岁。无诱因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无腹泻3天,就诊于某卫生院,给予输液治疗4天,症状加重,于1992年1月10日转入我院。患者既往健康,无过敏史。查体见全身皮肤、粘膜无淤点淤斑,全腹平坦,弥漫性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30例中青年额颞顶部重度脑挫裂伤及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中,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采用经颞肌间置一内端剪成筛状孔的引流管,穿出肌腱膜0.3cm于颅窗下硬膜外,并采取负压吸引措施;待病人清醒或好转发后酌情拨管。可尽快减少术后颅内积血、积液。防止其继发性损伤;以期降脑水肿。经颞肌间开放减压,可借颞肌的收缩及吸收作用,在拔管后可使引流孔印时闭合,不致发生脑脊液漏。同时颞肌还可将残渗液吸收,减轻局部反应。在引流期间颞肌经引流管筛状孔诊出的自细胞淋巴细胞及颞肌的吸收作用,又增加了防预感染的屏障。本组病人经此法处理,27例还生。此效果还与无枕区、脑干损伤的病例统计有关。  相似文献   
4.
一、中学地理教学独特的德育功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的精神。地理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各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8岁,以腹痛呕吐停止排便排气两天入院。既往从25岁起第一次患腹痛,行腹部针灸治疗缓解;以后腹痛43年腹部针灸43年,且腹痛逐年频繁;查体:T38℃,腹胀可见肠型,剑突下至脐下及脐两侧腹壁,均可见新旧针灸痕;全腹压痛,轻反跳痛,肌紧张不著;可闻高调肠呜及气过水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