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农为本一直是封建王朝的执政理念.明朝嘉靖以前中央政府对宣府镇采取的一系列保护和发展农业的政策和措施,如减免租税、屯田垦荒、救灾复业等成为宣府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办好高等教育,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还必须具有一支精良的干部队伍.建立和完善干部激励竞争机制是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实质与内在要求,是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对切实解决高校干部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办好高等教育,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还必须具有一支精良的干部队伍,建立和完善干部激励竞争机制是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实质与内在要求,是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对切实解决高校干部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特别强调了思想道德建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全民思想道德建设在精神文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还将使这种变化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为此,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研究和思考收入分配改革的有关问题。 一、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渠道 对收入分配的研究,一般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以加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为对象的所谓“机能性分配”;二是以构成社会群体的个人为对象的所谓“个人分配”。传统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倾向于个人性分配,即个人收入的按劳分配。其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按劳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