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晚明的袁宏道,字中郎,是一位在诗文创作上有才气、重创新的作家。他一生热爱山水,写了大量的游记。他的游记超过前人之处,主要是能从审美的视角,表现山水之美和主体的审美体验。下面就对这一特点作一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2.
谈学习方法     
我曾应邀给北京日化二厂电大班辅导讲授有机化学课,在教学中我发现大多数同学学习很刻苦,但一些人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知识面比较窄,特别是缺乏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其中学习方法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下面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杜甫夔州诗是值得研究的。诗人自大历元年(766年,55岁)春来到夔州,到大历三年(768年,57岁)春离开夔州,在这里住了两年。这是他生命的最后阶段(59岁死去),身体很不好,患有肺病、糖尿病和风痹等病,牙齿掉了一半,耳朵也聋了,几乎成了一个残废老人。但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却极勤奋,短短的两年内,写了四百三十多首诗,并且多是长篇,约占他一千四百多首诗的三分之一。这些诗在思想上仍然是忧国忧民的。特别是在艺术  相似文献   
4.
杜甫说:“读书难字过。”(《漫成二首》)这不过是他学五柳先生,故作疏犷的话。我们读杜诗,无论难字、易字,都不要轻易放过才好。“恨别鸟惊心”(《春望》)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恨别”被认为是好懂的易字,古注如仇注、浦注、沈注、杨注等都没有讲,今注也大都轻轻放过了。但仔细一琢磨,要把“恨别”讲准确却并不容易。按一般的讲法,恨指怨恨,是及物的,但怨恨与家人离别却不大妥当。诗人是被安史叛军捉到长安,才与家人离别的,他恨叛军的凶残,却不会怨恨家人。恨还可讲为悔恨。悔恨倒是自身的行为,但诗人是自愿与家人离别,主动奔赴国难的,虽然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