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2.
噪声的利用     
噪声妨碍交谈,影响工作学习,干扰休息,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噪声是一种社会公害,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我国已把它定为环境污染的四害之一。噪声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现代科学实验已经证明,人类如果完全脱离噪声,生活在死一般寂静的环境里,对身心健康也相当不利。这说明适度的噪声对人类是有益的。事实上,在很多场合下,人们还要巧妙利用噪声。如何控制并利用噪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串、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方式,识别串、并联电路是“电路”一章的基本内容,也是我们今后进一步分析和计算电路的关键.那么,如何识别串、并联电路呢?下面谈谈这个问题.一、电流流向法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电路.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沿一条回路流过所有的用电器,_回到电源的负极,则该电路为串联连接;若电流流到某节点时分为几条支路,则该电路为并联连接.二、开路判别法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若将电路中某一用电器断开后,电路形成开路…  相似文献   
4.
题目定值电阻R1、R2以某种形式连接起来与电源接通,则几的电功率为9瓦;若把此两电阻换成另一种形式连接后,仍与该电源接通,则RI的电功率为16瓦,且通过几的电流强度为公安.那么,电源电压和RI、凡的阻值各是多少?(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分析这是一道电学综合题,若能灵活运用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规律及电功率的知识,则可产生以下两种解法.本题的关键是判断清楚RI与尼在哪种情形为串联连接,哪种情形为并联连接,判断方法是:由pl二UZ/R可知,在RI一定时,U越大,消耗功率越大;fi越小,消耗功率越小.据此结合题意知,RI消…  相似文献   
5.
题目:如右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阴器见最大阻值为10欧,RZ=18欧,灯丝电阻RE<RZ,当滑片P置于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刀安,则滑片P置于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是().解析这是’98北京市海定区中考的一道试题,认真审题后会发现本题中电灯电阻没有明确给出,不少同学误认为缺少条件而无法求解.其实,电灯电阻RE是存在取值范围的,由题设条件可知对<人一8欧,根据欧姆定律并结合题意即可确定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进而选出正确答案.当P在a端时,由欧姆定律得:I=U/(;+R。+R。),即U=0.27(28+RE)…  相似文献   
6.
7.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即做功和热传递.尽管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方面是等效的,但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二者的区别是:1.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单纯由做功引起物体内能的改变,其实质是;机械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和内能之间的转化.例如,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外界对空气做多少功,外界的机械能就会减少多少,而空气的内能就会增加多少,即外界减少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空气的内能,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单纯由热传递引起的物体内能的改变,其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例如,温度不同的两…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在使用圆珠笔写字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圆珠笔芯中还有很多的油墨,但却写不出字来,使劲甩一下,写了几个便又写不出了,叫人好烦恼.为什么会发生上述现象呢?你如果取出圆  相似文献   
9.
对同一问题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出发进行思考,沿不同途径,运用不同方法和知识去进行求解,既能开阔思路,深化知识,又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人在地毯上行走或从沙发上起来时 ,人体静电可高达 1万多伏 ,脱化纤衣服时的静电电压可高达数万伏 ,而橡胶和塑料薄膜行业的静电可高达 1 0万伏以上 .静电电压为什么这样高呢 ?一、静电现象及其产生的机理任何两种物质互相接触或摩擦时 ,只要其内部结构的电荷载体的能量分布不同 ,在它们的表面上就会发生电荷的重新分配 .当它们分离之后 ,每一种物质都将带有过量的净电荷(或正或负的电荷 ) ,把这种现象称为静电现象 .静电的产生是由于摩擦引起的 ,而摩擦并不能创生电荷 ,只是电荷 (电子 )发生了转移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