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当前,有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时常叹息“课难教,师难当”。究其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教学主要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而有些教师只顾自己讲课,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没有做好调动学生“注意与兴趣”的工作,这是造成“课难教,师难当”的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兴趣是人的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不要认为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而又比较严肃和枯燥的课程,致使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实不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乐”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如何使得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