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中国现代文学史存在一种新的小说样式——诗化小说。冯至的《伍子胥》具有这种诗化小说的典型特征:诗化的语言、结构的散文化及浓郁的抒情氛围、象征性的意境。浓郁的诗情与哲理的契合,给诗化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审美特征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田光荣 《学语文》2011,(5):25-26
“夜行舟”。即夜晚放舟远行。语文教材中有三首诗词涉及这一现象。一是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夜发清溪向三峡”,二是柳永《雨霖铃》中的“兰舟催发”“长亭晚”,三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阅读鉴赏中。人们一般只是简单地把“夜”当作行舟的背景。而忽略了“夜”这一意象所具有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古人云: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研究表明,9-12岁是孩子养成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孩子们每天愿意花两个小时看电视,却不愿花30分钟看书,这是我们现在教育的危机。对孩子来说,学习阅读是一个缓慢、困难的过程。我们教师肩负的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探索;数学思想方法与实际应用;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