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课程改革中,我校选用了大象版历史教材。使用中,我们感到该教材整体上很好,符合课改的理念和精神,但也存在一些小问题,给我们一线教学带来了不便。1.第二章第一节讲到:“关于德国军备问题。和约规定,德国必须接受严格限制,解散德国参谋部和其他类似组织,废除德国普遍义务兵役制,在军队总定额上,陆军不  相似文献   
2.
3.
人教社新课标教材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21页有一幅“孔子不仕,退修诗书”图(如上),讲孔子周游列国后回鲁国修书讲学,献身文化教育事业。然而仔细观察该图,我们会发现许多不妥之处:(1)孔子及其弟子的书桌上摆着一本本古书,这在春秋时期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那时还没有出现造纸术,字是写在竹简或木简上。(2)图中孔子端坐在方桌后,其弟子一人跪在书桌前,  相似文献   
4.
日前,我市进行了历史学科教学能手的课堂比赛,渗透了课改理念,彰显了教师技能,笔者听后受益匪浅。然而仔细推敲某些教学片断,先进理念和新颖方法的背后,望文生义、牵强附会的现象不时浮现,笔者不揣浅陋,将其概括为对历史的“曲解”,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从2004年开始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我校选用了大象出版社的系列教材。从使用情况来看,我们认为该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体例谨严、内容充实、文字流畅、形式生动,能较好地体现新的理念,实现三维目标。但是教材本身也有些问题使我们感到困惑不解。  相似文献   
6.
《历史教学》2009年第1期(上半月刊)刊发了郭秀平老师的《历史教学能用“人造史料”吗?》一文,文章对当前评优课中较为常见的人造史料引入课堂问题进行了探讨,读后受益匪浅,但笔者对郭老师的某些观点却不能完全赞同。  相似文献   
7.
最新人教社《历史》必修②课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3版),和第2版教材相比。作了颇多的修改,调整了部分章节的先后顺序。增加了两个附录,重写了课前引言,更换了大量的插图,只保留了一节探究活动课,很多课时如:工业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等内容作了重大的改动.对教师来说使用更加顺手.对学生而言更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仍感到该版教材的知识点部分有一些瑕疵.  相似文献   
8.
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主要阵地,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全方位营造低碳校园文化,积极建设绿色校园环境,并努力成为低碳经济的推动者、实践者和低碳生活的倡导者、传播者。  相似文献   
9.
传统上高中统一使用人教版教材,课程改革后出现了4个版本的历史教材,使中学师生有了选择的机会,但这也带来了表述不一致的问题。如大象版《历史》“必修Ⅰ”第20页说:“1380年,他(朱元璋)下令革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作为最高一级的行政机构。……中国历史上延续了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计算机辅助电子线路设计》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辅助电子线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以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