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4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而”在文言文中当连词用,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起到不同的连接作用。1.表并列关系,相当于“又”、“和”,可译可不译。如《捕蛇者说》中“黑质而白章”,“而”表并列,此句译为(蛇身)黑底白花纹。2.表承接关系,相当于“就”、“然后”、“便”、“才”。如《论语十则》中“学而时习之”,“而”表示“学”与“习”行为的先后承接关系,此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作文评改的套路,已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实行作文评改改革是广大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并努力去尝试的问题.依照作文评改能力梯改发展顺序,采取教师为主,同批同改到小组合作,互动评改,再上升为学生写作,自主评改三步走方案,使学生写作兴趣增浓,品评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3.
4.
连续借代法     
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的种种关系,巧妙地借用跟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形成一种语言上的艺术换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借代修辞。借代这种辞方式,通常只指特征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工具代本体,产地代本体等几种,这些是单一借代法。除此之外,还有连续借代法。它是  相似文献   
5.
《史记》上说:“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一”是数的起始,这好理解,但为何“三”为成数,“十”是终极呢?相传周文王所作的《周易》中以“一”表示天,象征天空浑然一体;以“一一”表示地,象征地面分为水域和陆地两部分。所以有“天一,地二”的说法。天地相合即为整个自然界,那么,一加二得出的“三”,也就成为一个整体的记事符号了。因此,“三”除了作为确数“3”以外,常用它来概括事物的多数。如:“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  相似文献   
6.
猴与文学     
猴,猿属动物,其形象早已咏人子秦汉文学作品。如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记》:“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张晏注释说:“沐猴,猕猴也。”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人创造了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酒文化。多姿多彩的酒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相伴随,在中学语文教材选文中蕴合相当丰富。这种文化体现着隐士情结、英雄胸怀,在送别饯行和遣兴抒怀方面也透出了浓郁的味道。  相似文献   
8.
磁性课堂基于兴趣观点、情境教学法及沉浸体验理论,志在使师生于语文学习过程中产生浓郁兴趣以至于入迷,心无旁骛沉浸其中,全身心忘我投入,并产生持续强烈的愉悦感。理想的磁性课堂始于兴趣,陷于情境,痴于热爱,醉于沉浸,终成自觉。磁性课堂连接语文世界与人生体验,追逐生命诗意与远方梦想,唤醒师生生命的本真,遇见美好的自己、自然万物和烟火人世。  相似文献   
9.
谐趣、戏谑,情昧无穷的语言比正常语言表达来得诙谐、幽默,它发人深思,常于捧腹之余使人有所警醒、震悟,收到更强烈的表达效果。有一次,一位外国记者问周恩来:我们走路昂首挺胸,你们中国人走路为什么老俯首低头?总理回答:“因为你们外国人走的是下坡路,我们正在走上坡路。”驳得外国记者哑口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