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中国就业政策评价:1998-2008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消极就业政策到积极就业政策的转变,标志着中国政府以更为积极的姿态来处理就业问题。估算结果表明,1998-2008年,我国政府为落实就业政策累计支出6169.67亿元,其中用于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为4144.06亿元,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支出为2025.61亿元。实证分析发现,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支出和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与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支出每变动1%会导致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数量同向变动0.27%,说明我国政府用于促进就业的支出的确对再就业工作显示出了积极作用;而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每变动1%将引起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数量反向变动1.05%,这一结果表明落实消极就业政策的支出吸引了更多的失业下岗人员加入失业保险体系,同时发挥出了一种"社会稳定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日益凸显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了政府、民众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流动与教育收益率: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分析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收益率逐年上升的现象。首先从生产效应和配置效应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机制,然后提出了一种剥离教育收益率的计量方法,并利用抽样调查数据,计量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程度,发现劳动力流动提高了教育收益率23%。所以,提高教育收益率的有效途径在于进一步深化劳动力流动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保留工资与工作找寻结果:对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留工资是工作找寻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但目前国内保留工资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在职员工或失业、下岗人员的研究.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高等教育持续大规模扩展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保留工资对于工作找寻结果的影响上,重点考察保留工资和就业概率呈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实证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保留工资不但有助于显著提高毕业生的起薪而且有助于显著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概率.这表明在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中,保留工资是一个较好的衡量毕业生就业期望的指标.最后,本研究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5.
日益凸显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了政府、民众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学术界关于此问题的研究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这些研究涉及到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作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之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扩展与“知识失业”:国外的研究和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国际经验看,当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时,通常会出现“知识失业”现象。“知识失业”的原因包括大学毕业生供给总量增加、市场需求减少、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不适应市场变化以及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等。解决“知识失业”,应从改善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实施大学生创业计划,鼓励大学生到特定地区就业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一般性和专有性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本可以分为一般性人力资本和特殊人力资本,这两种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劳动力市场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人力资本一般性强的劳动力比人力资本特殊性强的劳动力更容易就业。高等教育中的专业设置和人力资本的这种分类存在密切的关系,专业口径较窄的毕业生人力资本的特殊性比较强,就业的难度相对大一些。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进行如下改革:拓宽专业口径;增加大学生学习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比重;将适用面较窄的专业性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培训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