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传统经济模式、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循环经济模式.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要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就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促进资源的节约,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2.
宪法思想作为影响宪法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 ,是不可能脱离于一国的历史与社会发展而凭空产生的。中国宪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从古代、近代到现代一个源远流长的过程。在当今中国社会实际发挥影响作用的宪法思想是多元而又复杂的。未来中国宪法思想最大的发展应该是形成于 2 0世纪下半叶的现代宪法思想的不断成熟与发扬光大 ,而与此同时中国古代宪法思想的影响力会相对减弱 ,西方某些宪法思想的影响可能会增大。未来宪法思想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中国未来宪法制度的相应调整和宪法实践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国有股减持不是为了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而是为了彻底实现政企分开,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必须将“减持”与“转轨”协调和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4.
新制度经济学以其强有力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向人们表明:制度是至关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史实对这一结论给予了充分的证明和检验,从而吸引了更多人对制度的关注和思考。本文系统分析并表征了制度体系的内部结构,阐述了非正式约束是制度体系耦合的黏结剂,而作为人性化、人本化的非正式约束的核心——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意识)更是问题的问题、关键的关键、原因的原因、根本的根本。我们认为,制度能否实施及其实施的绩效如何,取决于人们对制度的虔诚度,培养人们对制度的信仰才是制度绩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