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长期以来,移居台湾的大陆同胞,和先住民高山族人,共同开发了台湾。台湾岛同祖国大陆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在漫长的岁月里,台湾先后遭受荷兰、西班牙、日本等殖民者的侵略和血腥统治。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令人痛心的是,近40年来,台湾又同祖  相似文献   
2.
雾社事件日本殖民统治者视台湾土著族为“劣等民族”,称高山族为高砂族、蕃族。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早在1895年8月就“训示”。欲开拓半岛,首先就要镇压土著族。从1906年到1914年的9年间,日人开始“理蕃”工作,首先对北部山胞进行武力镇压。1910年又制定“廓清蕃地五年计划”,在总督府设立“蕃务本署”,在各地增设“蕃务课”(后改为“理  相似文献   
3.
一、康熙统一台湾清朝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大陆基本统一。闽浙总督姚启圣两次上疏力请“亲督水师进取台湾”。水师提督万正色以台湾港口浅狭,潮急礁险,“驻泊无所,粮运不济”,反对进兵,得到朝中大臣赞同。朝议决定,暂缓进兵,由福建督抚设法招抚。是年清廷得悉郑经暴死、诸子争立,认为主少国乱,是攻台的最好机会。内  相似文献   
4.
翦伯赞同志主编的《中国史纲要》,是一部集体编写的优秀历史教材。它的特色表现在:一、结构科学,体系完整。吸收了古今研究成果,反映了北京大学历史系教学经验,全面地表述了中国历史基本知识。二、重点突出,观点稳妥。叙事则提要钩元,对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制度,写得丰满多采,颇有新意。对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多能妥善处理。三、文字晓畅,引入入胜。行文则删繁就简,疏而不漏,简而扼要;言必有据,没有空话;事皆可征,没有臆说;文字精炼,没  相似文献   
5.
一、一次精彩的演讲 翦老离开我们已经42个春秋了,回忆在翦老身边工作的难忘岁月,他老人家的嘉言懿行,犹历历在目。记得那是1956年4月,春光明媚的一天。那天下午,全国政协礼堂座无虚席,掌声阵阵。一位头发花白的学者,正在讲义和团运动。主讲人就是著名的史学家翦伯赞教授。  相似文献   
6.
三、抗日游击战和反日起义台湾沦陷后,日本殖民者的暴行,加深了台胞的仇恨。各地义军,反抗益烈。宜兰有林李成、林大北,金包里有简大狮,锡口有詹振,文山有陈秋菊、陈捷升,石碇有卢振春、许绍文,新竹有胡嘉猷,各拥众数千,出没无常。1895年12月27日,林李成、林大北发难于宜兰,进击顶双溪。30日,南围宜兰,北下瑞芳。各路义军响应,南及新竹。31日,日军攻瑞芳,义军退守顶双溪。是日下午,台北各地义军同时出动,期于次日  相似文献   
7.
一、台湾民主国的败亡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因的“甲午战争”,大败清军。次年,清廷被迫派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日本政府派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为代表。3月20日,在日本马关(今下关)春帆楼开始谈判。24日会后,李鸿章返寓所  相似文献   
8.
三、清前期台湾的开发在清朝统一政权管辖下,台湾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发展。台湾依靠大陆丰富的人力物力支援,打破了本地人力缺少和生产技术落后的限制,使生产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从1684年到1811年的127年间,台湾的人口几乎增加了6倍,平均每20年增加30万人。康熙、雍正年间,是大陆移民到台湾开垦的极盛时期。清前期的台湾地租,远较大陆各省为低,一般只占收成10—20%。农民耕种地主  相似文献   
9.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1624—1662),是明末清初东南沿海新兴力量的杰出人物,福建泉州南安石井人。郑芝龙子。母为日本平户田川氏女,亦称翁氏。郑成功诞生在日本平户千里海边苍松下面的大石上,  相似文献   
10.
三、明郑时期的高山族台湾土著族人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给予热烈欢迎和帮助,各社头人也纷纷前来迎附。郑成功令厚宴款待,并“赐正副土官”袍、帽、靴、带。“南北路土社闻风归附,接踵而至”(杨英:《从征实录》)。荷兰殖民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