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有机结合 ,如何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组织高效的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从一个引导、两个转变 (即引导学生走向教材 ,由教师发问向学生提问转变 ,由教向学转变 )入手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 ,让学生参与教学 ,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引导学生走向教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在通常…  相似文献   
2.
引导学生走向教材。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要正确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材的“例子”功能,不应带着教案走向学生,而应带着学生走向教案。在教学活动中,我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非教材限定的标准答案;我追求的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非教师“奉送真理”。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为了应试的需要,往往把一篇文章中的知识点无一遗漏地讲给学生听,这就难免把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这样的语文课,学生学起来平淡无味,对提高语文能力实在是事倍功半。为强化能力训练,发展学生个性,扎扎实实落实语文素质教育,我在...  相似文献   
4.
口语不仅能促进人们的互相交往,而且能开发人们的智力,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因此,口语训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十 分重要的环节。 在教学中,按教材要求每学期开设几节专题训练课,或通过课外活动发展这一能力,都是有效途径,但还远远不够。最有效的训练途径,还是在常规阅读教学中锻炼学生思辩能力,学习语言表达技能,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一、朗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大多文质兼美,读来琅琅上口,如朱自清的《春》,杨朔的《荔枝蜜》,还有大量优美的诗歌,等等,它们多出自名家之手。引导学生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  相似文献   
5.
日前,林州市姚村镇一中迎来了美国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恩佳勒先生。 这是思佳勒第二次来到姚村一中作客。1996年9月,他就曾带着14岁的儿子菲利普来到这儿,受到师生们真挚友好的接待。美术教师作画赠予菲利普,这幅画至今还挂在菲利普的床头。 这次,恩佳勒带着两个女儿又来到了学校。同学们用不大流利的英语与客人谈中国农村学校生活,谈美国有趣的风土人情。学校还就教育体制问题与美国客人作了友好的探讨。林州姚村一中迎来美国客人@田纪英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发现者、提出者应该是学生,只有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知识、情感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引导者。下面以《石壕吏》一课为例,谈谈我对学生思维———发现———质疑———解疑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风,诗人杜甫以简洁的笔墨叙述了在安史之乱中一户人家横遭战祸的悲惨遭遇。在课前阅读中,我鼓励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让他们沿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