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副刊自第五九五期开始,进行了关于中国文学史研究与编写方法问题的讨论。该副刊第六○六期发表了邓绍基同志《我对探索文学史规律的看法》一文,并在该文的编者按中宣布”本刊的讨论暂时告一段落”。邓绍基同志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即如这次讨论中有的同志提出的抒情诗和叙事诗的发达和不发达,散文由实用性向抒情性变化的倾向和戏曲起源的综合考察等问题,在不同的分体文学史中尽可作充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而自始至终贯串这一理论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重在落实申远初(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说:“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里提出的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对文言词汇的词义难以掌握,尤其对文言文的一词多义、一词多音多义及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理解不了,把握不住,区分不开。这是中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遇到的第一道难关。为了比较简明扼要地讲清楚这几种特殊现象,除了按一般古汉语著作中有关一词多义、一词多音多义及词类活用的阐述来讲解外,还可以从读音上来加以对照和区别,找出一定的规律,便于初学者理解、记忆和掌握。  相似文献   
5.
莫友芝,字子偲,自号郘亭,晚号眲叟,贵州独山人,是清代晚期贵州著名学者和诗人。他学识渊深,嗜书好学,多才多艺,兼重汉宋两学,精通“苍雅故训,六艺名物制度,旁及金石目录家言,治诗尤精,又工真行篆隶书”(《中国人名大辞典》)。他以考据学、文字声韵学、目录版本学、书法及诗作的宏富和精深的造诣蜚声海内,名重西南。与当时著名的学者和诗人、贵州遵义人郑子尹(珍)并称“郑莫”,为世人所推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