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与空间性质要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方法.教师对立体几何的教学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模式,教学过程基本遵循从"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逐步认识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笔者在带队实习中,有机会在不同的学校反复听取了一线教师关于教材必修2"立体几何"教学的常态课,  相似文献   
2.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专家型教师与熟手型教师在课堂提问程度、提问目的和提问后的思考时间上存在差异.专家教师善于提出富有层次的、能激活学生思维深层参与的启发性问题,并具有较强地灵活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这些现象表明熟手型教师在依靠自己积淀的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只要通过针对性的教师培训、自身经验反思以及积极参与科研等方法就有可能成为专家型教师.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美国最大的数学教育者组织——国家数学教师委员会(NCTM)出版的《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3套美国数学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分析,以球的体积公式的教学为例,研究了美国数学学习的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从教学目标设立的维度来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体现在课堂教学上,  相似文献   
5.
白改平  褚海峰 《中学教研》2007,(10):48-48,F0003-F0004
数学名题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的,并在数学发展、数学应用和数学教学等方面起过或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数学史或数学教育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这类名题渗透到中、小学教材,具有较大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引导教师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6.
熟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许多新教师成为熟手教师后,就在此阶段停滞下来,不易再往前迈进。通过总体和细节两方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熟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在教学环节、教学策略和教学语言上往往具有相似性,而在教学任务、提问能力、课堂调控能力等方面不同。要实现从熟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就要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针对性的有效指导,促进熟手型教师对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在课堂上合理运用启发性提示语。  相似文献   
7.
1 美国数学课程标准的历史与现状近十多年来,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陆续颁布了几个不同的数学课程标准,1989年颁布了第一个“数学课程标准”——“学校数学课程和评估的标准”,1991年颁布了“数学教学的职业标准”,1995年颁布了“学校数学的评估标准”。这些“标准”的确立对于促进美国数学教育的发展曾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谈美国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次中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测试中发现中国被试在这方面的平均成绩比美国被试平均成绩低4个百分点。美国被试不仅能用代数和算术的方法,同时也善于使用图形、表格、试探等具有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中国被试往往仅倾向于使用代数和算术方法。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如何才能提高我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数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美国数学教育的一些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波林纳(Berliner)在对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教师成长需要经过新手阶段、优秀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5个阶段,但Berliner认为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只有熟练阶段教师中的一部分才能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数学教育的研究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化数学教育的研究方法比较复杂,在研究中难以控制各种变量,其中化偏向是跨化研究在方法上最难以控制的问题。建立各种等值模型、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概括的科学性,是跨化数学教育的研究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