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体系进行分析,综述了其设计及内力分布特点,并以某连续箱梁的第三联为例,对其桥梁结构边梁进行极限承载能力验算。其正截面抗弯和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礼仪修养是一个人思想觉悟、文化教养、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礼仪素质缺失现象屡见不鲜。针对当前社会和幼儿园的实际现状,要努力用传统礼仪文化打造和谐园所,弘扬传承优秀礼仪文化,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创新健康和谐教育方式,营造和谐宜人的园所环境,积极搭建家园共育平台,形成礼仪教育有效合力。  相似文献   
3.
汉语广告中经常使用模糊修辞手段使语言具有模糊性,为广告宣传产品信息、争取顾客、扩大市场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的模糊修辞的表现力,在汉语广告英译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如:模糊译模糊,模糊词类的转译、保留模糊修辞格和套译法,再现汉语广告的模糊性,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各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都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效果。我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枯燥、被动型、重复型、竞技型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主动转变角色,变主讲为主导。对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生体育能力、创新能力和体育素质的提高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白红  李伟 《山东档案》2005,(2):43-44
近几年,电子信息技术取得飞速发展。办公自动化、标准化、网络化渐趋完善,政府部门使用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代替以往手续繁杂的办公行文、来往函件,许多日常工作可以直接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办结,文件从产生到处理结案几乎可以不使用纸和笔。大量的电子文件随之产生。从电子文件形成的过程和特点看,电子文件仍像普通文件一样具有形成阶段、管理阶段、处置阶段。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电子文件的处置阶段(归档)仍应由档案部门集中统一管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规定的要求,也是电子文件形成部门的必然选择。现有的计算机存储设备,容…  相似文献   
6.
模糊性是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根本属性。英语广告中大量使用语言的模糊来宣传产品、传播信息或观念,引导和感召人们去采取某种行动。在英译汉过程中可使用模糊译模糊、精确译模糊、增加模糊表达、将英语中的模糊表达译成汉语的四字词组等方法,再现英语广告的模糊性,使译文更能贴近原文表达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香王立交桥为例,该文介绍了桥梁的常用加固方法。对桥梁结构进行检测和评估,了解桥梁的实际使用状况和承载能力,对其病害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维修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8.
白红 《考试周刊》2013,(87):185-185
《电工基础》是电子电工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接触最早的一门专业课,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掌握其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功底差,接受能力慢,部分学生存在厌学的情绪,而电工基础课又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因此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非常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更好地掌握知识。并更好地运用。作者结自身在电工基础课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出几点教学体会,以期在教学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体与翻译之我见——《文体与翻译》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明了进行翻译活动前了解文体的必要性。就《文体与翻译》一书的现实性和编排特色做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模糊性是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根本属性。新闻语言因其表述事实、传播信息的作用,其“准确性”成为首要的特点。然而,这个特点不仅仅是通过运用精确的语言来实现的,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运用大量的模糊语言来达到的。基于分析新闻语言中语言的模糊性表现方式及其如何达到“准确性”,研究如何在翻译过程中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些具有模糊性的表达,并能找出一些翻译新闻语言中模糊性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