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地域文化文学类拓展性课程是指,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立足于地域文化中的文学类作品,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按照学生兴趣和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特色和师资优势等条件而开发出来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地域文化文学类拓展性课程的开发要着力于建立领导机构、编写教材、培训课程师资、邀请专家指导;地域文化文学类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应注重优化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教学环节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设计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并重视学生的体验。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和运用知识,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本文从"激发兴趣,体验快乐学习、展现画面,还原‘逼真’情境、搭设‘舞台’,提供‘表演’的机会、反弹‘琵琶’,培养创新意识"四个方面探索"体验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倡导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构建阅读教学的合理生态,使其思维品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3.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在师生、生生、生本平等对话中演绎生成。热闹的课堂上有一种"活跃"的假象,出现不讲实效的"假对话"。笔者撰写本文对貌似"热闹的对话教学"进行反思,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关注真实对话"、"巧用教学策略"、"构建生态课堂"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