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钐钴永磁高性能材料生产中的主要制造过程和制造工艺,分析其材料的功能和优点,根据钐钴材料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其高性能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由于足踝部创伤往往合并小腿的皮肤软组织或血管损伤,小腿岛状皮瓣的应用受到限制。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已经成为修复足跟部创伤的较好方法。我科自2001年6月至2005年12月,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的方法治疗18例该类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3.
4.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开篇而得名.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347-361年)长达14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矮个子,三十多岁,瘦瘦的脸孔,黑而带卷的头发遮着耳朵,鼻梁上架着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走路很稳重,看起来像个教员。“(《红旗飘飘》)这就是1931年入狱时的柔石。鲁迅由柔石想到了迂直悲壮的明代义士方孝孺,而柔石的家偏偏又正与“方祠”为邻,且在方祠前,有一座桥,叫“金桥柔石”。柔石撷取了后两字作为自己的笔名,这“柔”与“石”,不正是他人品的两个方面吗?  相似文献   
6.
元杂刚是属于“连场戏”,用不着一会儿开幕,一会儿闭幕。整个剧情发展,大致分为起(开头)、承(小高潮)、转(大高潮)、合(结尾)四个大的段落,即分为四“折”,相当于现在的四幕。大都一折包括几场,也有一折就是一场。所以“场”是基本组织单位。不少元杂剧剧本,四折之外,有一段甚至两段楔入的戏,一般只用一支或两支单曲。而每一折,各有一个套曲为核心。楔子有两种安排,一种安排在戏开头,起“序幕”作用,一种安排在戏中间,起承前启后的“过场”作用。元杂剧的戏剧结构,往往是四折一楔子。元杂剧角色主要有末、旦、净三大行当。末扮男角,旦扮女角,净扮滑稽或凶恶之类的人物,男女皆可。元杂剧由唱、云、科三种组成艺术核心。一本戏大多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叫“旦本”。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