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唐书>卷二二一下<西域传下>"米国"又云:条云: 米,或日弥末,日弭秣贺.北百里距康.其君治钵息德城,永徽时为大食所破.显庆三年,以其地为南谧州,授其君昭武开拙为刺史,自是朝贡不绝.  相似文献   
2.
真大成 《中国语文》2015,(2):159-173,192
本文考察表追赶义的"趁"在晋唐间(5-10世纪)的发展演变。"趁"最早记载于5世纪的文献,是当时陕甘一带的方言词。它在6世纪末7世纪初时逐渐行用,不过使用区域仍有局限。7世纪后,"趁"使用得更为普遍。至晚在中晚唐时期,"趁"已行用南北,成为通语词。随着"趁"的使用时间与空间不断延续、扩大,词义日渐丰富,组合功能逐渐增强。同时"趁"在追逐语义场中与"追"、"逐"展开竞争,以其强烈的口语性表现得相当活跃。  相似文献   
3.
当前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缺失与不足,阻碍了此项研究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入。本文就语料、词义、书写形式、溯源四个方面的问题,结合实际研究成果展开讨论,以期引起相关研究的重视与反思。  相似文献   
4.
东晋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是研治中古道教史的重要文献,在传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异文,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对此有所整理和考辨,但仍留下了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以《抱朴子内篇校释》所揭举的异文为中心,对其中十五条异文作了考辨,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南史》的梁代部分以姚察、姚思廉父子所撰《梁书》为主要史源,保存了大量的《梁书》原文。在两书传钞刻写的过程中,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书的某处文字产生错讹,而另一书的相应部分仍存其真,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互相比勘来校正两书文字。这种方法前人早已用及,如殿本刊刻时曾以两书互勘来校正讹文(可参看《梁书》《南史》所附之“考证”),而诸多读史札记也曾利用此法纠正了不少误字,如王懋兹《读书记疑》卷十三《南史存校》、  相似文献   
6.
古籍异文具有重要价值,但也为整理、利用古籍设置了障碍。要对纷繁复杂的异文作出正确的选择,准确考明异文所表示的词的含义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中古史书异文为例,从考求古词古义、把握新词新义、明了习语常词、明辨词的假借义、分析字形以求词义五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