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小学语文教师》2014年第1期刊载了王兴华老师《别忽视非重点内容中的"秘妙"》一文。王老师提出,"我们在关注重点、难点的同时,还要对非重点内容给予必要的关注,引导学生发现隐含在非重点内容中的‘秘妙’。这样,学生才会炼就一双发现非重点内容中文本秘妙的‘慧眼’,进而成长为善于表达的写作‘妙手’"。细细揣摩,觉得王老师的观点中隐含着不当之处,似乎有"有什么教什么"的嫌疑,这也是目前不少老师存在的问题,他们一味挖掘文本中的知识点、训练点、能力点,"挖"到了就当"宝"一样"给"学生,而不管学生是否"需要",是否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却有一个思想品德教育容易遗忘的角落,被不少老师忽视了,那就是对那些班队干部、学习尖子等优等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样就使他们自然地形成了一些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一、学习勤奋,但缺乏远大志向由于受升学观念的影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刊4月份登出“如何在大班额情况下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这一话题后,收到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热心读者的来信与电子邮件。每位老师都从不同的角度畅言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您看———瞿德泉老师将著名的“木桶原理”与合作学习联系起来,分析得多么深入;彭永新、李炳涛两位老师换了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新颖别致;而谢留娟、张静、李国娟三位老师则从教学案例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具体生动,耐人寻味……这里选编的几篇具有代表性的稿子,可能会对您的课堂教学有所助益,也可能您还有更高明的对策,欢迎来稿。12月话题: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老师也都积极地将其体现在自己的教学中。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有些老师掌握不好“自主”与讲解的度,课堂上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该讲解时却让学生讨论,结果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有的干脆跟着学生走,即便遇到教学中的“冷场”也不例外。您在教学中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请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谈您的看法,或者是您在这方面的经验或教训。地址:郑州市顺河路11号《小学青年教师》编辑部或电子信箱qnjiaoliu@yahoo.com.cn截稿日期:2004年9月20日  相似文献   
4.
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实践了很多,也悟出了很多。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由于矫枉过正,出现了不少偏颇,导致语文教学误入歧途,需要及时纠正,而纠正的最好做法,就是做好语文教学的加减法。  相似文献   
5.
《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篇目,其寓意一般是这样总结的:没有真正本领的人,即使能够暂时混过去,也是不能长久的,终究会被淘汰。这样的理解,能给学生以启迪,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但笔者认为,除此之外,我们可以联系社会实际,赋予这则寓言以新的内涵,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教益。我们先来看这则寓言,“有个南郭先生,他本来不会吹竽”。由此可见,南郭先生是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但齐宣王在位时,他“到齐宣王那里去,  相似文献   
6.
一、抓课题,了解主要内容揭示课题后,向学生提问:从课题看,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从而让学生通过对课题的分析,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抓开头,体会作者心情  相似文献   
7.
朗读指导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指导得是否得法、得当、得力,直接影响到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如何进行朗读指导?笔者认为,在进行朗读指导时,有必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多感悟少模仿朗读指导离不开模仿,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的范读是必要的,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也是必须加强的,但每一堂课,每一次朗读指导,都是“先听老师把这一部分读一遍”,“X X同学读得真好,大家照着他的样子读一读”之类的话,学生的朗读水平又怎能真正提高呢?真正的朗读需要形神兼备,既要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外在的可感的属于“形”的东西,又要有真心感受…  相似文献   
8.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现,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学生写作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本设计旨在通过教师的情感、同学间的情感诱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经历情感再现、情感提升、情感倾诉的过程。从而达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会说的境界。淡化写作知识、写作技巧的传授,强化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