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义利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而又现实的问题。在社会转型期多种道德价值标准并存的条件下,人们对“义”与“利”的态度也出现了积极与消极两种倾向。因此,利用舆论、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使消极因素朝积极因素转化,就成为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明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全球化问题,抓住一切机遇发展自己的经济,运用社会主义的优势及其合理的发展思想,将会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着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最终会影响到各个民族道德的发展,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借鉴并吸取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抓住机遇发展本民族本国家的道德,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带来了人们观念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道德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必须树立全球意识、民族意识、现实意识.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现代诚信是市场经济内在的道德要求。在经济转轨中,我国市场经济欠缺诚信,严重危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因而市场经济迫切呼唤现代诚信。构建现代诚信要从制度保障和道德基础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正确处理义与利的以下关系: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物质利益与精神追求的关系。必须坚持物质利益与精神追求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人性问题是中国伦理学史上一个古老而重要的问题.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伦理学家,都曾对这个问题作过探讨,并且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观点和理论。它们在实质上都没育超出历史唯心主义的范围,而就总体而言,它们毕竟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认识的提高,在内容和深度方面有所丰富和发展。但是,理论界往往热衷于对古代人性思想的阐述,却忽视对近代人性思想的研究。我以为与中国古代相比,近代关于人性的见解更具有时代的特色: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人性思想,另一方面又积极吸取了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性思想;既不是中国古代人性思想的一般继续和推演,也不是外国人性思想的简单抄袭,而是中西人性思想的交汇,从根本上说是合中外古今人性思想而熔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荟萃群刊,博采众长,是文摘类刊物的优势。如何在众多的稿件中,做到慧眼识英雄,淘洗出富有新意,反映学术界讨论热点与难点,突出当今学术领域新情况、新变化、新趋势的好文章,并非易事。在一般人看来,文摘编辑很容易,就是一把剪刀,一瓶浆糊,剪剪贴贴,抄抄摘摘,发别家刊物发表过的文章,我觉得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