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石军伟 《黑河教育》2010,(11):30-30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教师角色已逐渐由课堂教学的主讲者转变为主导者。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喜欢你的"导演",从而进入学习角色呢?一、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分化发展过程中,学科的融合也是一个趋势.本文研究了这种融合趋势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问题.在对教学课程体系、学科研究内容以及学科融合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促进经济学与管理学学科融合的路径设计,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研究、学习方法和学生能力评价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的基础教育除了简单地传播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改变学生接受性的学习模式,通过让学生能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价值观正确取向以及情感态度的综合性发展。那么,教师应该如何通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呢?一、转变教学观念,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了贯彻新课改的改革精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教师必须转变传统学生接受式的单一型教学观念,遵循"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确保学生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过于重视第一作者的科研激励政策,为大学内部的科研合作带来了有争议的影响。借助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一大学声誉的创造过程模型,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阐述科研合作影响大学声誉的实现机理,并首次运用98家大学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科研合作行为对大学的组织声誉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跨校科研合作网络比本校内部合作网络对大学声誉和创新能力具有更强的积极影响,而独自研究行为则带来了明显的负作用。显然,现行激励政策破坏了科研合作的社会资本基础。因此,在科研管理体制中淡化对第一作者的政策要求,强化学术权力的权威地位以及通过制度设计促进个体社会资本向团队与组织层次转化,将为大学声誉的持续提升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础研究作为知识溢出源泉,对于实体经济的创新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指导意义,是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来源和驱动力。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体系,从知识溢出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基础研究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框架。通过匹配专利的引证信息,构造2000—2020年934个省份对的面板数据,从知识溢出的角度探究了基础研究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基础研究对区域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中国各省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存在明显的错位问题和分离趋势。(2)基础研究通过知识溢出规模、知识水平溢出和知识垂直溢出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而且中国基础研究更倾向于溢出到与之创新基础相近的地区,而非与之地理邻近的地区。(3)与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相比,基础研究更能促进高等院校技术创新;地区的科技投入和营商环境越好,越有利于基础研究发挥创新效应;东部地区的基础研究作用显著,而中西部地区更多地表现为知识“净流出”。为此,需持续加强基础研究投入,打通知识溢出渠道,积极引导跨区域的合作交流,实现区域技术创新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