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石凤良 《物理教师》2003,24(9):3-34
本刊2002年第9期刊登的文章(以下称原文)《比较玻璃砖与玻璃球的光学特性》,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商榷。 第一点:原文认为:“我们看水中的物体,物体变矮、变瘦,即变小。”如果我们观察一下水中的长方形物体,就会知道人们看水中的物体只会变矮,并不会变瘦。如图1所示,当近似竖直观察时,矩形ABCD中的A点成像于A′点;B点成像于B′;C点成像于C′点;D点成像于D′点。据原文给出的视深度公式,  相似文献   
2.
光泵磁共振中的双射频子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一种测量地磁的新方法,解释了实验中出现的双射频子吸收现象。  相似文献   
3.
石凤良 《物理教师》2007,28(1):25-25
一般中学教科书都认为,我们要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子的最小高度为身高的一半.但这只考虑到了人垂直地面站立,同时镜子也垂直放置的情况.人或镜子有一倾斜时,上述结论需要修正.1镜子倾斜放置与人倾斜站立等效显然,人垂直地面站立而镜子倾斜放置与镜子垂直地面放置而人  相似文献   
4.
从基点的定义给出厚透镜基点的计算公式,与文献[1],[2]比较,本方法更为简单,且突出了基点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往往在于有一大批有特色的教师,他们通过别具一格的教学艺术,影响着学校的方方面面。体现师范院校的突出特色是抓好师生“讲演”,“板书”及其“电化教学”等三项基本功的训练。学校抓紧对师生进行这三项基本功的训练,就可以使师范院校的师生具备从事教学工作终身受用的本领。  相似文献   
6.
科学实验在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观念成果的摇篮。在实验中仪器可扩大人的感知阈,提高创新效率,促成新学科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题目 图1所示,空气(n汽=1)中折射率为=1.5的玻璃凸透镜,焦点为F,一发光物点处于焦点F时,其发散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将变成平行于主轴的出射光线。现将容器A注入清水(n水=4/3),且使水面刚刚没过透镜。若仍想得到平行于主光轴的出射光线,则发光物点应向上还是向下移动?  1  相似文献   
8.
根据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和n=1,2,3对应能级的久期方程,推出n=4状态下氢原子的斯塔克效应中的久期方程,并算出该状态下氢原子在电场中的能级分裂情况。同时,对氢原子的能级分裂规律进行必要的推断。  相似文献   
9.
题目图1所示,空气(n汽=1)中折射率为=1.5的玻璃凸透镜,焦点为F,一发光物点处于焦点F时,其发散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将变成平行于主轴的出射光线.现将容器A注入清水(n水=4/3),且使水面刚刚没过透镜.若仍想得到平行于主光轴的出射光线,则发光物点应向上还是向下移动?  相似文献   
10.
现行中学教材认为:"当平行主光轴的光线入射薄透镜时,凸透镜会使光线偏向中央,凹透镜会使光线偏向边缘,起发散作用".实际上,上述结论是有条件的,本文采用广大中学生能接受的方法,对透镜的形状与会聚、发散的关系作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