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工智能融入教育的主流话语建基在对教师角色的解构之上,并通过技术支持学习的神话许诺实现教育革命。然而,这一靠不住的诺言本质上试图用“以机器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陷入避坑落井的尴尬境地,从而构建了更为精准的“全景式监狱”。此神话既背叛了教育规律,又是教育焦虑与“唯科学主义”态度重合的产物,并在嗅到巨大利益的资本推动下广为盛行。教育改革虽然迫切需要技术支持,但切勿使技术凌驾于主体之上,使超度人类灵魂的教育活动遭到贬黜。智能技术之于学习的未来更应妥善处理教育技术的基本矛盾及主要矛盾,摆脱“目的-手段”之链的死循环,将自身定位于作为手段的“引带技术”,而非作为目的的“促逼技术”。如此,智能技术方能显现出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教师发展者是大学教师发展活动核心的专业力量。近年来,我国大学教师发展实践的蓬勃开展与该群体从无到有、由泛到专的自身演进密不可分。这个历程可划分为"引进、内化、模仿、伫立"等四个阶段。只有从大学教师发展系统层面理清不同发展时期的要素和矛盾,把握大学教师发展者专业化的规律,教师发展者才能摆脱缺乏主体意识的自然式发展状态,从而真正实现理性化的专业成长。教师发展者个体的专业发展受教师发展机构体制机制的制约,因此,机构必须超越单一行政职能,向研究、教育与管理一体化的综合性职能转型,使得教师发展者变为集教育者、管理者和学者于一身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3.
智能技术作为儿童教育媒介正以多样的姿态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备受学校、家长追捧的时代宠儿.在现象学传统中,技术是事物显现的中介,事物经由技术在儿童面前显现.智能技术作为高级信息技术,其强大的自动化特性叠加信息技术的离散化本性进一步拓展了对世界"祛魅"的范围.然而,任何先进的技术呈现都无法穷尽一个具体特殊的实在,儿童在真实情境中丰富、独特、异质性的生命体验恰恰彰显了符号的空虚与干瘪.技术为世界"祛魅"的背后渗透着单凭思想的力量就试图完全把握现实总体性的同一性哲学,暴露出新的形而上学构建企图,其后果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模糊儿童的认识起点,造成事物虚拟显现中整体与部分的断裂、多样性与同一性的遮蔽,以及儿童交往关系层面的缺席.因此,智能技术应定位于助力事物自然显现的引带技术,从同一性的霸权转向对异质性的维护,帮助儿童深刻体验、理解意义,充分回应儿童教育对世界"返魅"的渴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