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抗战时期,江苏启东县针对土地日益向不在地主集中,佃农负担沉重现状,进行土地改革试验,制定了扶植自耕农政策,但因地主的反对和抗日战争的爆发,扶植自耕农土地试验夭折。  相似文献   
2.
石攀峰 《编辑之友》2013,(1):120-122
著名经学史家周予同在担任商务印书馆《教育杂志》编辑主任期间,一方面组织学界同仁,针砭教育时弊,讨论教育改革;一方面发表大量著述,阐述教育思想,其教育主张带有明显的社会革新色彩。然而,既存社会条件与自身编辑职业的限制,导致了理想与现实间的抵牾与距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讨论热潮背后的困境与无奈。  相似文献   
3.
因为农民在中国地位的重要,故历代都有农民节的订定,就为农民节来说有腊日和立春。农民站在本身的岗位上努力奋斗,平时就有很大的贡献,抗战以来,前方浴血奋战的战士,大部分来自农村,国防建设的劳役,多从农村征用,至于军粮民食,亦莫不依赖于农村供给。但是自抗战以来,农村经济日益萎缩,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为了更好的支持抗战,保证抗战的胜利,国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扶农政策,实行农民节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抗战时期农民节在四川的实施背景及具体实施情况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地政机关为实施土地行政的行政机关组织,肇始于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于1914至1915年组建的经界局,但旋即裁撤。国民政府为遵奉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政策,高度重视土地行政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逐渐建立了一套管理土地行政的行政机关组织体系,为实施国民政府土地行政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族复兴信念的逐渐形成推动了近代以来民族复兴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使民族复兴有了新的领导力量并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梦"的提出是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最精辟的概括,不仅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明天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有着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6.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志士在城乡发起了轰轰烈烈的不缠足运动。《湘报》作为湖南维新派的喉舌,对倡导女性放足更是不遗余力,刊载了大量的关于推动女性放足的论说、文告、章程和启事等。这些文章探讨了缠足之源、缠足之害、禁缠之难和禁缠之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