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国内死喻复活研究存在将死喻仿拟与死喻复活相提并论的观点,其原因在于曲解或混淆了死喻复活与死喻仿拟的本质差异。文章从认知语义学视角对这两类语言现象做了对比分析,指出死喻需要在保留其固有形式和语义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语境激活才能再度成为活隐喻。死喻仿拟是以死喻为本体,通过改变其固有形式和语义结构而拟创的死喻仿体,因此不能将这种死喻变体视为死喻复活。  相似文献   
2.
一、英汉文化差异与英汉语言文化属性从语言哲学角度看,中国语言哲学观是治世的,旨在通过治世达到"天人合一、言行合一"。西方哲学和语言观是创世的,语言是延伸自我、改造他人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石本俊 《现代语文》2013,(1):80-83,161
在隐喻研究领域,死喻复活工作机制及其激活方式研究还相对薄弱.文章在借鉴隐喻映射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的基础上对死喻的隐喻义复活机制作了深入分析,指出死喻复活涉及到源概念和目标概念之间二度跨范畴、跨义域映射及对应特征的复合与喻义重建.死喻复活主要通过为死喻创造直接和间接语义冲突语境使其恢复隐喻义及意象特征.  相似文献   
4.
"五行"为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物质概念,后逐步演变为五方、五季、五脏的属性概念。本文从认知隐喻学理论视角,探讨了五行物质概念意义向时空和人体脏器概念属性演变的机理,对于探讨了古代先民的认知思维方式和五行隐喻意义的衍生机制。  相似文献   
5.
从语言学理论角度对隐喻在政治沟通中的功能做多维分析,指出政治隐喻主要有框架功能、意识形态构建功能、劝谏功能、评价功能,并以例证方式阐释隐喻如何为政治服务,提出隐喻是国家领导者管理和改造社会的重要政治沟通工具。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词块学习理论,结合外语教学的实践,提出英语学习者词块学习策略与句子产出能力之问可能有正相关性假设,并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60名大学生进行了英语词块量及句子生成能力测试,结果证明了该假设,并据此得出词块学习策略能有效提高学习者英语表达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依据词块学习理论,提出英语学习者的句子产出水平与其词块能力有正相关性假设,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58名受试者的英语词块能力及句子产出水平进行了书面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者的句子表达能力与词块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据此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词块水平和句子生成能力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