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社会主义时期,领导工作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领导方法,决不可将其忘记,这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在我们引进和运用某些“新方法”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伟大的认识的工具”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自觉地应用唯物辩证法,创造了一系列科学的领导方法。其中一些方法,反映了领导活动中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今天,在改革的实践中,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2.
本篇是入选中国社科院,中共湖南省委等联合召开的“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贡献”学术讨论会并作大会发言的论文.本文以“释义”、“方法”、“理论”,“实践”、“发展”五方面的内容,对实事求是精髓的意义、研究方法、理论内容和实际应用及在当前新形势下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认真的研究和论证.文章认为实事求是精髓是一个品位很高,蕴含深厚的哲学命题,必须从毛泽东同志的全部理论活动和全部实践活动,从毛泽东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这个大背景大跨度上去进行研究,防止和克服把实事求是低层次化和对号入座等简单化的研究方法.文章提出实事求是的理论本质是哲学认识论.它具有实践性、开拓性、辩证性、阶级性等基本特征.文章主张以实事求是精髓做基石,以实践观点、矛盾观点、群众观点做支柱,来建构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宏伟大厦.文章还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问题,以及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概括.特别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对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精髓所作的重大贡献,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在经历了北京动乱之后,江泽民同志的国庆讲话,以鲜明的态度,坚定的立场和清晰的语言,园满地回答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十分关心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它是“冷静地考虑一下过去,也考虑一下未来”的反思结晶,是当代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在金秋送爽的季节里,在“斗争的胜利和巨大的代价交织,胜利的喜悦和深刻的教训并存”的关键时刻,江泽民同志的国庆讲话,好比温暖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令人清醒,使人振奋,给人以无限的启迪,鼓舞我们继续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4.
在人民解放军大兵压境和境内存在三区革命力量的形势下,1949年9月25日和9月26日,新疆国民党军政人员在陶峙岳将军和包尔汉主席领导下,先后通电起义。10月20日,首批进疆解放军进驻乌鲁木齐。经过长期民族压迫的劫难,新疆各族人民终于辞别了漫漫长夜,迎来了和平、民主、解放的新曙光。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立70周年了。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艰难复杂的斗争环境中英勇奋斗,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改造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今天国际风云变幻的重大时刻,我们顶住了来自国外的冲击和压力,平息和克服了国内的动乱、反革命暴乱和重重困难,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在拥有十一亿人口  相似文献   
6.
作者认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的科学论断经过北京动乱的考验越来越显示出它真理的光辉。集中而鲜明地作出“四项基本原则”的科学概括,并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的重大思想政治观点,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四项基本原则从总体上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性质、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保证,也是当代世界划分两类国家的显著标志。是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在两种制度并存、竞争的今天,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地一贯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这一“根本立场”,并把它作为党和国家所有内外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辩证法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社会主义辩证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辨证法的一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历史唯物论作指导,从社会主义社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出发,认真总结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经验,努力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正确地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研究,不仅能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而且必将大大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及其社会历史观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多元化”倾向成为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股思潮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切和忧虑。“多元化”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观点?我们对它应当采取什么态度?这是我们必须研究和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某些具体领域中的“多元化”的表现及其实质,理论界已有文章论及。本文针对当前实际,试从哲学角度上对“多元化”倾向作一些总的评析,并提出一些初步的也是基本的看法。文中如有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出。  相似文献   
9.
一、时代大背景要不要依靠工人阶级的问题,从理论上讲是一个关于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今天之所以被重新提了出来,有其广泛而深刻的原因,简言之,是时代变化和思想冲突的一个表现。我们的时代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国际上讲,时代主题发生重大变化,超级大国争霸的冷战时期基本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基本要求。但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动乱和局部战争仍在一些国家、民族和地区间进行。与此同时,国际间、地区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趋向激烈。特别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多种原因作用下,发生了东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