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52年,我国大部地区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这给当时的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如此严重的旱情,在党中央、政务院以及地方各级党委与政府的领导下,各地迅速组织起防旱抗旱的领导机构,并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掀起了规模空前的防旱抗旱运动。成灾后,党和政府又全力领导救灾工作,贯彻群众互济和国家帮助相结合、解决群众当前困难和长期建设相结合的方针,以生产救灾为主要措施,实现了高效救灾。这对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防灾、抗灾、救灾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使用教材,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参与知识过程,给学生一个学习思维空间和时间。  相似文献   
3.
1949年夏秋,中国发生了严重的水灾。其直接后果就是该年下半年和第二年春,灾区出现了严重的饥荒。这给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通力合作,迅速建立起灾害应对机制,并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防汛救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赢得了灾区人民的信任和赞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回顾1949年防汛救灾的历史,总结党在非常情况下应对自然灾害的历史经验,对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抗灾救灾史、社会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当前我们应对自然灾害带来深刻的启示: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