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6只,分为实验溃疡组和对照组,后者又分为盐水组和空白组。在手术后4、6、10和21天取胃窦粘膜,经离体~3H—TdR掺入,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胃泌素细胞(G细胞)的变化。正常大鼠胃窦粘膜G细胞标记指数为1.59±0.78,细胞百分率为4.27±0.27。溃疡组G细胞标记指数在手术后4天比对照组降低,10天的比对照组增高;G细胞百分率在  相似文献   
2.
用免疫组织化学 PAP 法,显示胰岛 B 细胞,观察大鼠生后发育期间全胰胰岛 B 细胞的形态、分布和数量变化。结果表明,B 细胞多呈园形或椭园形。B 细胞多位于胰岛中央,极少数 B 细胞位于胰腺外分泌部或导管上皮内。B 细胞百分数于1d 组最低,28d 组最高。结果提示,大鼠生后发育期间胰岛 B 细胞在继续发育。B 细胞具有其内胚层起源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应用体外培养放射自显影术与胃泌素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PAP法相结合的研究尚未见报导。本实验成功的显示了胃泌素细胞及其标记细胞。此法便于临床应用,操作简便,同位素污染少。现简介如下: 一、实验性胃溃疡术:无菌条件下,打开腹腔,将0.01ml冰醋酸注入胃幽门窦粘膜下层造成实验性胃溃疡。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观察了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自然愈合过程,以此了解机体内存在着自身抗病能力。一、实验性胃溃疡模型:成年雄性大鼠8只,用20%乌拉坦(5 ml/kg),经腹腔麻醉,无菌操作,打开腹腔,暴露胃幽门窦,用0.25ml注射器在幽门窦正中部注入0.01ml冰醋酸于粘膜下层,造成实验性胃溃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