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结合山东大学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教学研究团队近20年的实践,阐明社会调查对于经济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意义,介绍我们多年的教育探索,总结社会调查取得的成效,旨在强调社会调查是经济类研究生的必修课,“人人具有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经历”作为培养模式的内容之一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公共经济学(财政学)的人才培养面临社会发展与学科发展的新挑战.为应对"宽、细、实"的挑战,山东大学公共经济学(财政学)专业在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大力实施"一个平台跨学科、跨领域培养"、"双导师制"、"五种经历"、教学方法与内容改革以及学术与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并重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财政学教育之变是我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时代要求财政学教育理念发生转变:面向专业学生,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交叉融合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通识教育;面向全体公民,普及高等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教育。因此,新时代财政学教育模式之变的总体思路是从专业教育拓展至"三圈层教育"。创新和加强财政学教育的重点有三个层次:改进和加强财政学专业教育,建议选择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更新升级、中国特色财政学理论体系构建和高质量教材建设作为重点进行攻坚;拓展和加强财政学通识教育,建议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和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作为主要任务;探索和加强财政学社会教育,建议将中小学生财税基础知识普及教育和志愿者专业服务作为试点,探索突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