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境内的塔吉克族现有三万三千余人,主要聚居在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新疆南部的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大多从事牧业,兼营农业。塔吉克族民歌丰富,题材多样,有叙事歌、情歌、习俗歌三类。情歌在塔吉克族民歌中占有很大比重,《古丽碧塔》即  相似文献   
2.
锡伯族民歌《迁徙歌》。锡伯族现有17万余人,分布在新疆、辽宁、吉林三省(区)。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是其主要的聚居地。锡伯族原本生活在东北地区,1764年,清朝政府在沈阳、辽阳等十三个城市,挑选锡伯族官兵一千名及家属2164人,编为十队远戍新疆,经过长途跋涉,于1776年到达新疆,在伊犁河南岸居住下来。现今新疆各地的锡伯人就是  相似文献   
3.
哈尼族现有125万余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南部红河与澜沧江中间地带的元江、墨江、红河、绿春、金平等县,以农业生产为主。民间音乐丰富,民歌中除了各种类别的成人歌曲之外,还有不少被称之为“然古宅”的儿歌,《其多列》(歌名是哈尼语“快来”的意思)即是一首被广泛传唱的儿童歌曲,歌中“上山坡去拣竹叶、带上长刀砍竹筒”等的词语及音乐语言,均具有浓郁的哈尼族儿童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4.
中国境内的乌孜别克族现有1万4千余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居住又很分散的民族。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市、县,其中以伊宁、乌鲁木齐、塔城、叶城、莎车最多,主要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乌孜别克族的民歌,按本民族的习惯,可分为“大艾修来”和“也勒来”两大类。“大艾修来”意为“大歌”,曲调悠长、节拍徐缓、结构复杂;“也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