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一、“炙手”非“抢手”《南方日报》2001年11月15日特刊“九运快报”(以下简称“快报”)第28期有一则标题:《<九运快报>炙手可热》。标题中的“炙手可热”一词显然用得欠妥。炙手可热,意思是手一挨近就感到灼人,多用于比喻某人权势很大,气势很盛。它不同于“抢手”,不能表示“热卖、畅销”等意思。  相似文献   
2.
3.
4.
《语文知识》1996年5期刊出了曹立余先生的《容易读错的地名》一文,读后觉得有些缺漏,有必要补充一下,以下便是笔者所知的一些容易读错的地名  相似文献   
5.
人的年龄总是一年比一年长。但俗话里却有“年年十八”的说法,广告词里更有“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的语句。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不过是一种修辞手法。对这种修辞手法,本文名之为“悖谬”。所谓“悖谬”,就是在表达某一意义时,故意采用违反常识的说法,以求收到风趣诙谐、委婉含蓄的效果。下边列举一些较有代表性的例子,粗略地别为五类,并作一些分析。第一类,以“三只手”(扒手)、“四眼”(戴眼镜的)、“三头六臂”(超乎寻常人的本领)、“四脚朝天”(仰面八叉)等较为常用。以上各例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广播电视合唱团来广州举行“雕花的马鞍”演唱会,广州的一家报纸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用了个标题:《内蒙古草原传来了天籁之音》。这里的“天籁之音”,不能不叫人挠头又加摇头。  相似文献   
7.
《人民日报》今年6月8日八版《风筝之家》一文,引清代诗人高鼎《村居》中的两句诗,误将“草长莺飞二月天”的“草长莺飞”作“莺飞草长”,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错误。首先,“草长”念仄声,“二月”也念仄声,只有作“草长莺飞二月天”,才符合“仄仄平平仄仄平”的格律。其次,此句的对句为“拂堤杨柳醉春烟”,而按古诗词格律,一联中应平仄相对,即平平要对仄仄,  相似文献   
8.
9.
说“半”     
“半”未必就是二分之一,比如“一知半解”,而所谓“半仙”,压根儿就是凡人一个,与神仙根本沾不上边。“半”也可能是全部、整个儿。比如“半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