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主体间性是高校教育的内在必然属性,信息素养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的客观求。传统“主体-客体”模式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造成其主体地位丧失。主体间性视角下将学生从传统“主体-客体”模式中解放出来,恢复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信息化教育的今天,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深刻反思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贯彻主体间性思想,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应坚持人本准则、主体间性准则、指导性准则、全面发展准则。  相似文献   
2.
论学生认知的心理控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其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培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个根本任务进行的。在完成这个根本任务的过程中,除了各种外界因素外,学生的心理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决定着学生行为和认知水平,因此对学生心理因素的研究与探讨便颇有现实意义。本文的重点内容是研究学生认知的心理控制机制的形成,研究学生心理控制系统内部因素的稳定性,研究学生心理控制机制运行的外部环境的优化,以其引起讨论,希望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研究工作的进展。 一、学生认知的心理控制机制的形成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人们往往强调发…  相似文献   
3.
4.
师德建设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新时代师德的基本内涵和重要谈起。阐述了师德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对师德建设的结构层面进行了深刻剖析。结合我国师德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指出了有效进行师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高等教育法》的颁布 ,特别是学分制及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 ,不仅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且也对学生管理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建立以学区教育管理为主体的模式已势在必行 ,因此 ,体现学校和学生双向利益的“承诺制”问题 ,就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建立“承诺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 建立“承诺制”是当前高等学校完成自身职能提出的重要课题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合格人才的培养 …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