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勰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位广泛深入地评论作家作品的批评家,他对先秦汉魏晋宋文学作出了许多精当的评论,这些论述发前人所未发,被后人常征引,而今人们仍然乐于称道。我认为,刘勰具有“任自然”的文学观和评论观,从而产生了深刻而美妙的批评实践。一什么是刘勰“任自然”的文学观?扼要地说,就是把作家自由地自我表现看作天经地义的规律。他在《文心雕龙·原道》(下引《文心》之文不再注书名)  相似文献   
2.
《山西师大学报》一九八五年第一期发表了薛启达、张之中二位同志的《谈屈原的爱国主义》(以下简称薛文),引起了我的思考。一般的评论,总说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薛文却认  相似文献   
3.
曹大中同志从一九八三年以来不断发表文章,否认屈原是爱国诗人。他在《<屈原——爱国诗人>之我见》一文中,列举五条理由说明先秦时代的人们包括屈原根本没有爱国观念。他说,在先秦时代,人们的意识中“并不存在中国与外国的对立与区别,因此也就不存在‘热爱祖国’的观念”,先秦古籍也“均未谈到爱国这  相似文献   
4.
《原道》篇是《文心雕龙》全书的纲领。但是,《龙》学界对《原道》篇的认识分歧很大。有的同志根据篇中“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等语,和刘勰具有的“征圣”、“宗经”观,认为这里的道是儒家圣人之道,即儒家思想。这种看法似乎失之笼统,并且也不符合《征圣》、《宗经》的主旨。另有人根据刘勰所作《灭惑论》、《剡山石城寺石象碑》等文,认定《原道》之“道”是“佛道”、“佛性”。也有人根据篇中的一些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在电子线路实验教学中,通过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开设设计性实验,引进计算机仿真技术,更新实验教学手段;开放实验室,组织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等措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的一、通过对左光斗的语言、行动和肖像描写的分析,学习左光斗不计个人生死得失,顽强地跟黑暗势力作斗争,以国事为重的精神;学习他重视人才,热情关怀和严肃教育人才的精神。并适当说明封建士大夫的阶级局限性。二、通过课文段落层次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路课程实验教学的特点和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引入仿真软件NI Multisim10.0构建虚拟电子平台,对等效电源电路、谐振电路和三相电路进行实例探讨。实践表明,学生在这个虚拟实验平台上动手搭建电路并进行仿真,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