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当前教师教育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从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讲述了一位幼儿园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故事,然后试图从内部和外部因两个方面探讨和分析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背后的动因。  相似文献   
2.
关于幼小衔接,长期以来存在“一头热”的现象,即幼儿园主动向小学靠。但衔接应该是两个阶段共同面临和解决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展开调查,试图对当前的幼小衔接进行更深入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从人的智力结构出发,提出教育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不同的个体,教育应该平等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满足其各种智力发展的机会,促进他们最大和最优地发展。教育平等的快速发展,有赖于传统观念的转变。在信息社会教育特征的背景条件下,从多元智力的角度来探讨教育平等的问题,旨在能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积极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阶段作为国民教育的奠基阶段,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从小发展和培养好幼儿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以及领导能力。通过游戏活动、同伴交往、操作活动、教学活动能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通过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鼓励幼儿多想多问能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通过体验合作的快乐、榜样示范、活动渗透、学习合作的方法能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通过尊重幼儿的梦想、鼓励冒险精神、训练发散性思维、培养服务态度能发展幼儿的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5.
交往归因是在交往过程中交往主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教师在对中小学生交往问题进行指导时,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教会学生学会一定的交往方法和技巧,并在合作学习中,适时进行归因训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